从知行合一说起
但凡对阳明心学有所了解的人对于“知行合一”四个字一定非常熟悉。其实不仅仅是阳明心学,整个培训教育界都在提知行合一,而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会经常运用知行合一这四个字。 肯布兰佳还曾写过一本书《知道做到》,也分析了知道难以做到的原因。大概是信息过载,消极过滤,缺乏跟进三个原因。感兴趣的可以自己去网上搜索该书,老牛也将其做成了思维导图,感兴趣的可以向老牛索取。
我们常规理解的知行合一大部分停留在将学到的知识,道理付诸行动这样的层面。在阳明心学中,知行合一大概如下:
知:心对所有摄入信息的感知的总和,包含了生物反应,经验,信息,知识,等所有的感知内容。
行:当我们感知到一个东西之后,我们心头会有一涌动,这一涌动便是行的开始了,然后再脑海中进行规划,然后付出行动。
所以,无论是知,还是行,其概念都比我们常规所了解的涵盖范围要更广,也更深入。
关于知行合一,阳明先生认为:
后世知行不合一的状况其实已经是被“私欲”隔断的样子,已经不是知行的本体了。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知行的本质是什么?如果知行本来是一回事,为什么古人要提倡“知行合一”?请参考:公众号文章《知行合一初探》
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知行乃合一并进。详参公众号文章《再探知行合一》
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
阳明先生的朋友顾东桥有个担心,说:如果说“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谓之知”,这个是教大家知行合一,多去践行;但是“真谓行即是知,恐其专求本心,遂遗物理,必有暗而不达处”,有这么大的问题,怎么能是孔老夫子传下来的知行并进的“成法”呢?
阳明先生回答:“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若知时,其心不能真切笃实,则其知便不能明觉精察。不是知之时只要明觉精察,更不要真切笃实也。行之时,其心不能明觉精察,则其行便不能真切笃实。不是行之时只要真切笃实,更不要明觉精察也。”
所以,我们大概会有一个概念,知行是成对出现的,有知必然有行相随,有行,必然有知左右。
从常规层面来讲,我们现在人其实也是知行合一的。
比如,开车被别人别了一下,有人可能会直接怼上去,甚至下车开打,他也是知行合一,因为他的愤怒促动他做出了这样的选择;同样是开车被别了一下,也有人骂两句得了,也没有过激行为,他的“知”可能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或者“下车打不划算”;还有的人可能一笑了之,继续开自己的车、、、、、、三个人其实都做到了知行合一,可产生的结果却大相径庭。
那么“知行合一”不就出问题了么?
所以,“致良知”就来了。
人是很复杂的,人性是晦涩的。我们每个人身上既有“恻隐,羞恶,辞让,是非”这善之四端,我们也有“好货,好色,好名”这些毛病。但是孔老夫子又说“食色,性也”。所以,生而为人,我们的“知”便有“良知”与“不良”的知。那么问题来了,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环境,在“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的世俗中,我抓紧时间追求声色名利,一辈子声色犬马不是很好?干嘛要苦哈哈的去“致良知”?
借用一下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我们人有大概五层需求(一说七层):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我们每个人其实都有这些需求,而这些需求并不是按照顺序(生理需求得以满足才会有安全需求)出现的,我们几乎都是这些需求同时存在着。即使是食不果腹的叫花子也是有社交需求,也是有被尊重的需求的;即使是一条咸鱼,也是想着要做一条最咸的鱼的自我实现需求的。孔子的爱徒,七十二贤人之一的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
修身修心,获得独立的灵魂和坦坦荡荡的幸福感是我们所渴望的。当然,这还取决于个人的对于生活 ,对于自我,对于生命的认知。修习儒学是姜太公钓鱼,愿者上勾。“致良知”是自己的选择。
心作为人的那一点灵明,本身具备感知和鉴察功能。作为鉴察功能的“良知”知是知非,在其鉴察下,我们不至于做出太出格的事情,因此也就减少了不少不必要的麻烦,让我们得以不被乱七八糟的事情浪费宝贵的生命。没有良知鉴察下的知行合一是非常危险的。比如路怒症,就是典型的良知丧失了其鉴察功能,而任由愤怒恣意妄为;比如刀在厨子手里就是为人们烹制美味佳肴的菜刀,在行凶者手里却成了为非作歹,伤及他人的凶器、、、、、、
我们现在知道,知行合一是把双刃剑,其需要在“良知”指引下才不会偏颇。良知人人俱有,但能致其良知则是需要下功夫,需要在经常反观自省,关照自己的起心动念是什么样的,有了这个基础之后,才能谈得上知行合一的“事儿上磨”的价值和意义。
与此同时,阳明心学三大核心理念之一的“心即理”是我们必须重视的,这也是最难转的一个弯子。如若不能理解心即理,我们就很难了解什么是“境由心生”,为什么在心上下功夫才是入世的根本。
“心即理”在我看来讲两个层面的事情:
第一,你看世界的角度形成了你自己的世界;这一条不难理解,我们可以借用20世纪50年代由埃利斯创造的ABC理论来理解:人的情绪不是由某一诱发性事件的本身所引起,而是由经历了这一事件的人对这一事件的解释和评价所引起的。在ABC理论模式中, A(Antecedent)是指诱发性事件; B(Belief)是指个体在遇到诱发事件之后相应而生的信念,即他对这一事件的看法、解释和评价; C(Consequence)是指特定情景下,个体的情绪及行为的结果。有前因必有后果,但是有同样的前因A,产生了不一样的后果C1和C2。这是因为从前因到后果之间,一定会透过一座桥梁B,这座桥梁就是信念和我们对情境的评价与解释。又因为,同一情境之下(A),不同的人的理念以及评价与解释不同(B1和B2),所以会得到不同结果(C1和C2)。因此,事情发生的一切根源缘于我们的信念(信念是指人们对事件的想法,解释和评价等)。
第二,万事万物只有你在意了,其对你才有意义。
在阳明心学中,“岩中花树”的经典问答可谓对“心即理”概念的最广为人知的经典案例。“汝未来看此花时,汝花于汝心同归于寂,汝来看此花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汝心之外”。阳明先生并不是否认客观的存在,而是只有当客观存在被我们人关注到了,这个客观存在对于我们的心才有意义。所以天下无心外之物,无心外之理。对于这个论述,在《传习录》中不断被学生提出来。其实,一开始我也是迷糊的,慢慢的,当我一而再,再而三的阅读传习录,自己开始尝试践行,才慢慢体会到这一点。
任何物,当我们没有感知到的时候,良知自然无从鉴察,自然无法引起我们的意动,自然谈不上行动,所以这个物于我们修身修心而言,自然没有意义;任何“理”,不管是道理还是规律还是模型,当其不在我们心上时,其于我们而言,也不会指导我们的意,没有意,何谈行?
那为什么我们懂得了那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自己的这一生?
其实,当我们一步步长大到踏入社会的整个过程中,我们不断滋生了许多私欲,而日积月累,这些私欲遮盖了我们的良知,我们的大部分行是在私欲的指导下来进行的,当私欲满腔之时,那些“道理”(其实只是信息,知识而已)自然无法指导我们的行。
只有我们愿意去尝试擦掉附着在心镜上的那些灰尘,那些污垢,让我们的心体一点点光明起来,让良知明师指引我们去行,我们才有可能不再随波逐流,才有可能获得独立的灵魂和坦坦荡荡的幸福感,才有可能抵达“此心光明,亦复何言”的境界。
朝着那光亮的方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