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睡醒来,打开窗,泡上一杯茶,楼下啾啾的鸟鸣进入耳朵、震动鼓膜、敲醒听神经,大脑开始连带着轻微的头痛运转起来。 这几天的状态用“慵懒”来形容,每天都昏昏欲睡,但睡下就很容易把白天经历过的事和联系过的人,都放到梦里,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吓吓自己,所以总是容易惊醒。
周末没有做重要的事,在网络发达的时代借着大咖的资源听了三场讲座,有点点收获但似乎又没有收获什么,就拿昨天晚上的讲座来说,听得是似懂非懂,对于“同学”的发问也直呼听不懂,这样的讲座对我有意义吗?听完后我只感觉自己白白浪费了三个小时。
想提升自己思维和知识面的想法是没错的,但生活是自己的,更重要的是针对自己的具体情况处理好当下的事情。在有余力的情况下再去有规划地提升自身在其他方面的能力,而不是看到什么就跟风去,这种不系统的“跟进”是在打乱自己的生活节奏,也是自己顺畅完成工作、处理好生活的绊脚石。
最近,重要而迫切要完成的事情是很多的,但是似乎哪一个我都没有认真去处理和解决,我开始焦虑甚至怀疑自己的能力,其实呢,这些事情对我来说不难,只是我没有把时间和精力花在上面而已。为什么不去做呢,大概还是因为我是一个不太坚定,很容易受环境影响的人吧,直到看到樊登读书里的一段话我才发现根源——是我太狭隘了,只会跟身边不比自己上进的人比,而没有更大的视野和格局,把自己的心变大事情就会变小。
超越自我,不要做任何事都想到我好不好,我能够得到什么、我失去什么,要想到一个更大的图,我们这个公司会怎么样,我们这个行业会怎么样,我们这个国家怎么样,这个时候你会发现,你说执着和痛苦的事就变得少了很多。孔子讲“仁者不忧就是这个道理,如果你心中没有那么多自我,你能够超越它,这个时候就没有太多忧愁。
记得前几天偶然在十点读书看到一片文章,是关于如何缓解焦虑的,提出对于那些干扰我们每天情绪的是自己不擅长却不得不做或者内心很不想做的事,比如有的人不喜欢和人打交道,工作中需要沟通的事就一拖再拖,每天把自己弄得很焦虑、烦躁,总是到最后匆匆把事情做完。其实面对焦虑可以尝试运用“十分钟定律”,集中精神只花10分钟来做。10分钟虽然不长,但是集中精力好好看的话,也能够大致上摸到一点门道;再讨厌的事情,最多10分钟就过去了,也能督促你速战速决,解决问题。你可以花10分钟让复杂的问题变得简单一点,可以花10分钟硬着头皮克服难题,之后也许发现事情没有你想得那么难。
每个周末、每次休息都能让疲惫的心灵和身体得以喘息,不得不承认周末和节假日是最人性化的体现。人都有想躺平的时候,愿你能够认清前行的道路,在某个昏沉的日子里敲醒自己,驱赶颓丧,为接下来的日子注入几分热情和勇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