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高效时间想法读书
读书感悟 | 时间的复利

读书感悟 | 时间的复利

作者: HF的平方 | 来源:发表于2017-10-31 00:06 被阅读62次

    1.

    可能是上了年纪的缘故,每每到了月底,总难免感慨着日子的来无影去无踪,不知不觉,距离年底就剩两个月的光景了。

    近来书读得也不多,主要是瞎忙活,不过暂且可以歇歇脚了,安排些属于自己的计划。可当真是稍微闲一点,对于时间的把握却愈发不准,反而在琐碎的小事中将大把的时光挥霍了。

    之前读过李笑来的《把时间当作朋友》,其中就曾提到时间管理其实是个“伪命题”,因为光阴的流逝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所以谁也无法控制时间,而我们唯一能管理的是,是我们自身罢了。

    而李笑来推荐过的一本书《奇特的一生》,通过讲述前苏联昆虫学家柳比歇夫用自己的一生来践行时间管理的故事,告诉我们这样一个惊人的事实:如果认真记录每一分钟的时间被用在了哪里,我们同样可以收获高效与有意义的一生。

    书中提到柳比歇夫数年如一日地记录自己和统计自己的时间用在了哪里,然后及时分析与反馈自己对于时间的分配,并据此制定下一阶段的计划。

    不得不佩服这位老人家意志之坚定,行动之持久,难怪成为一代大师。其实许多优秀人士都提到过通过记录时间来更好地规划时间的方法。

    李开复提到过他自己管理时间的一个方法就是每天列出待办事情清单,将每日需要完成的事情排好优先次序,同时用完成清单来回忆记录自己今天做了什么,以及花费了多少时间,然后每周或者每月做了多少,反思自己的时间分配是否合理。

    2.

    我曾经也尝试过将一天的时间开销记录在案,最终却发现,若是一整个下午五个小时图书馆自习,能够保证三个小时的高效投入已经相当不容易了,而一天之内被消耗在刷手机和杂乱思绪上的时间实在是难以计数。

    许多同学也有过这样的体验:一大早起床奔到图书馆,明明规划好了一天的学习任务,但是一屁股坐下来之后,先掏出手机刷个朋友圈,再看看微博,就这么刷过去了一个小时,接下来开始学习了。看书才半小时,心里又痒痒,不自觉又掏出了手机,时间就这么静静流淌,终于到了午餐时间,书本依旧停留在最初的那一页。

    如果要用数字来量化下我们虚度的时光,可以假设每天至少有四个小时的时间被无意义地度过,譬如刷手机,那么一个月则是120小时,一年1440个小时,折算下来则是整整60天,也就是我们一年最少有两个月完完全全地消耗,简直难以想象。但,这确是事实。

    后来,当我尝试集中精力完成一项任务时,通常会将手机锁进图书馆的存包柜中,此时更容易进入高效的状态,完成任务时内心的愉悦感也更强烈。

    3.

    我们从小便读过无数类似于“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种有关珍惜时间的句子。小时候不懂事,不甚在意,越是长大,却越是对于光阴有了更深刻的感触。

    空间,与我们而言是有形的,是我们用肉眼可以切实观察到的,然而时间呢,却在无形中从沙漏里川流而过。

    若是有形之物阻挡了我们的去路,我们尚能避之,可是身处无影无踪的时间流中,我们放任自己虚度岁月。

    时间从不会设置有形的枷锁,可如果我们无视它,在某一刻恍然大悟时,方才发现我们已经被困在了无形的牢笼中,因为时间不可逆;而假如我们能感知时间的存在,并且和它作朋友,那么等着吧,时间会一定会带来极大的复利效应。

    爱因斯坦曾说复利是世界第八大奇迹,李笑来在《通向财富自由之路》的新书里,再一次重申了“复利”的概念。他相信“在智力上、知识上、经验上,复利效应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存在的”,只要不断成长,过了“拐点”后,未来的发展一定会急速上扬的。

    在知乎上,关于“为什么说时间是最好的复利”的问题,也有人给出了答案:因为利润或收益在时间方向上的持续积累是指数增长的。

    我们生活在飞速变迁的时代,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我们看似能支配时间,却实际上在时间的无形旋涡里挣扎。

    唯有从复利的角度去看待时间,去感知、记录从而规划时间,去充分利用时间持续成长进步,方能真正与时间成为朋友,甚至创造出你无法想象的收益。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智联校园:智联校园推出智联校园读书会~欢迎一起交流打卡~微信号:minaskf

      本文标题:读书感悟 | 时间的复利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glvp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