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203
题目:由浅入深的专业发展阶梯
学号姓名:230535李晓
今日阅读第二章第三小节《由浅入深的专业发展阶梯》,读到这个题目,我就会想到任何事情都要经历从无知到熟知到精通的过程,也就是昨天看过的浪漫-精确-综合。然而,今天的阅读,作者重点围绕我们在专业书籍的阅读中可以通过阅读案例型书籍、经验型书籍、分析型书籍、原理型书籍、哲学型书籍这样的顺序来阅读,会让我们少走弯路。
1.案例型书籍
案例型书籍呈现丰富的现象,往往是一线专家型教师活生生的教育教学时间,很适合入门阅读。这些书籍很适合处于浪漫时期的初任教师阅读,他们可以直观地感受到优秀教师是如何教学以及做班主任的,从中找到自己的榜样。然后从模仿入手,逐步寻找自己的教育教学方式。
此时,围绕案例型书籍的相关解释,回想自己的过往我发现,自己是后知后觉的。记得以前聆听许多专家讲座或者阅读书籍的时候,为了让我们更好地理解相关的内容,他们会帮助我们分析一些案例,用提到的一些理论或者框架之类的逐步分析,然而,那时候感觉还是看不懂。后来,在加入3E英语工作室后,开始阅读书籍,也开始购买大量的书籍,让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在名师俱乐部买的许多关于一线教师对于教学设计等的案例,《欧美英语教学30个案例精选 词汇语法篇》《单元教学的教研探索》《让新课标在英语课堂真实发生30个中小学案例精选》等,在这样的一本本书籍中,我才开始开悟,原来我们可以仿照他人的成果在实践中进行尝试,于是,自己开始有意识地去阅读。
2.经验型书籍
经验型书籍是优秀教师对于自身教育教学经验的总结,也逼急哦啊适合浪漫时期阅读。这种经验,即时从理论上有所阐释,也不是严谨的学理阐释,而是随想式的,散文化的,具有丰富的进一步阐释的空间。
回想自己的成长,刚工作的那一年,遇到有爱老教师们的一些善意的提醒,很清楚的记得孙仲科老师告诉我要给孩子一个好心,不要给一个好脸色,这是管理经验的分享;随后,有一次面对教委主任的检查,老教师告诉我,完善好自己所有的东西,不要被领导们检查出大的问题,不然他们会否定你的工作,以后会对你进行跟踪督导,于是,在工作中,我兢兢业业,认真对待每一件事情,不会因为学校因为我的问题而连累到大家。以上小小的经验,对于刚工作的我来说,虽然不是阅读,然而,老师们没有刻成铅字的经验却总是萦绕在我的耳边。
工作后自己真正的阅读是从2018年开始的,于是开始阅读经验型书籍。为了给自己树立榜样,渗透他人思想,我阅读《重读苏霍姆林斯基》《重读陶行知》《做中国立德树人好教师》《我的教育理想》;为了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我阅读了《未来教师》《给教师的建议》《一位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教师如何与学生沟通》《优秀教师的成长》《优秀教师的自我修炼》等书籍。
为了上好自己的英语课,我阅读《教学勇气》《一位基层教师的教育教学笔记》《有效教学》《叩问课堂》《课堂方法》《课堂密码》等书籍;为了提升自己的管理能力,我阅读《学校管理的50个典型案例》《教师成长力》等。一本本书籍中各位老师的学习精神和教学中的点滴经验,都为我后期的成长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惠特曼曾经有这样一首诗:
一个孩子每天向前走去,
他看见最初的东西,
他就变成那东西,
那东西就变成了他的一部分……
阅读此诗,我们联想到了孟母三迁,联想到了我们的社交。我们总说我们处于一个怎么样的圈子,我们就是怎么样的人,学生如此,教师亦是如此。所以,我们应该看一些积极向上的,
我们阅读怎么样的精神食粮,我们内心就会萌芽出相应的种子,而这颗种子又会随着时间的流逝,在一堂堂课中,在一次次活动中,在一次次和他人交流的过程中,流露出来。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确实如此。在成长的道路上,我们需要努力攀登,更需要指月之手。感谢各位老师毫无保留地分享经验,让我们这些小白,的成长不再茫然。
3.分析型书籍
这是精确时期阅读的书籍。这类书籍,往往包含一种或者几种武器并有精当的阐释,例如专门的教育学、心理学书籍,以及对学科核心知识进行清理阐释的书籍。经典的分析型书籍往往需要精读,透彻地把握其要义并通过反复运用掌握书中的基本武器,这是专业阅读的重中之重。
结合以上阐释,我头脑中想到的就是书籍中提到的根本书籍。回顾以前的阅读,自己似乎接触过基本,然而却并没有进行精读。《如何教词汇》开阔了我对词汇狭隘的认知,原来我们平日提到的词汇,在专业领域是有许多名称的,一个简单的词汇也可以从它产生的背景之类地谈起;《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本)》《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版本)》将我们带到学科教学的殿堂,它的方向在哪里,如何落实每一个步骤,在这两本书中给予我们充足的论证;《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让我结合自己的英语课堂也开始分析,哪些做法是合理的,哪些是有待改进的。在教学设计的适合,我们不仅仅要站在教师的角度上,更要站在孩子们的角度上去思考、去理解。正是有了这些精确的分析,我发现在教学的过程中,自己的课堂和思考中,我能够拥有学生思维,而不是高高在上,我们会将课本和孩子们的知识背景紧密联系,于是我们又可以降低期望,允许一切发生,当我们的内心不再焦虑,孩子们的内心也会平静,于是我们的课堂便可以顺利进行。
4.原理型书籍
这是介于精确时期与综合时期之间的阅读书籍,这些书籍往往是对某门学科基本原理的概括总结,当然不同的大师会有不同角度的概括。
在看到原理型书籍这几个字,我看到了书架上《爱弥尔》等书籍,想着它们应该算此类书籍,但当我拼命地在大脑中搜索自己看到的原理型书籍,似乎没有。当我阅读了这句话后,我终于理解为何没有,因为此时的我还处在“浪漫-精确-综合”三阶段精确期的中期,因此,离阅读原理型书籍还有很大的差距,先打好基础,慢慢跟上。
5.哲学型书籍
哲学型书籍是综合时期的阅读。其实一切哲学都是教育学,任何学问,如果一直寻根溯源的话,最终都会从哲学这里找到源头,因此最高层次的阅读,必然是哲学阅读,是带着现实问题与哲学大师进行永恒的对话。
面对哲学二字,我们总感觉是高大上的,因为我总感觉那是圣人达到的状态,所以,面对哲学类书籍也不敢触碰。我想如果非要在大脑中搜索此类书籍,我想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等自学考试书籍吧。那时候真的不懂,仅仅是停留在背诵的阶段。再仔细回顾,前段时间看过周国平的部分书籍,感觉应该属于哲学型书籍吧,但是,由于自己目前的水平,似乎对他们的理解,并不是很深刻。
分析自己阅读不同类型书籍的过程,也是自己分析自己目前处于哪个阶段的过程。在书中提到的三个阶段:成长期--成熟期--卓越期,我想自己在成长期走的路太长太长,如果那时候,自己能够早点阅读到前辈们的书籍,或许,会缩小我的成长期,早日进入成熟期,然此时此刻的成熟期之所以能够比较顺利的进行,我想归根于我们拥有一个好的平台,上级部门对教育、读书的重视,学校领导对我们的阅读、学习也格外支持,所以,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们,更要珍惜一切,沉淀好自己,通过不同书籍的阅读,过渡好自己的每一个成长期。
2023年12月3日早晨于家8:00-9:30 2800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