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传,早期的破釜涧原是淮河右岸一个平静的清水湖泊,鱼满池,虾满仓,淮河两岸稻花香,淮河两岸和破釜涧边的人们过着鱼米之香的丰足生活。
忽然有一天,不知从哪里飞来了一条由蛟而化的妖龙,它在破釜涧底筑巢建宫住了下来,从此破釜涧以及淮河岸边的大青山(老子山)就失去了往日的平静。
这条妖龙不仅在淮水中到处乱窜传播瘟疫,它还上天为云,入水为雾,鼓风逐浪,翻船毁堤,在湖中搅断鱼网,到岸上伤害人畜,闹得湖中渔民和岸上百姓家家惊慌,人人自危,苦不堪言。
破釜涧妖龙作恶的事情传开了后,大青山上迎来了一位道行高深的老者。这位老者姓李,名耳,字聃,他从遥远的北方陈国苦县踏云而来,后人称之为道家鼻祖老子。
老子来到大青山后,他见此地瘟疫盛行,妖气盛浓,心知本地百姓为那妖龙所害,他便作法面见妖龙,好言好语劝那妖龙早早归去,不然惹天地之怒,恐在劫难逃。但那妖龙哪听好人之言,不但不听老子劝阻,反而对老子口出狂言,要他少管闲事,否则水漫大青山,让大青山人畜无存。
老子见妖龙不听善言,他便在大青山顶焚香作法,上奏玉帝,请命替天行道,降此妖龙。玉帝已知这条妖龙作恶行径,他便准了老子所奏,并从天庭给老子派来了两只老虎和10头大水牛,助老子降伏那妖龙。
![](https://img.haomeiwen.com/i10314151/1c8eedafb9c79ac5.jpg)
天庭虎牛降落大青山后,老子施法,让天庭降下的老虎和水牛结阵与那妖龙轮番打斗。那妖龙本领甚是了得,竟也不惧,一龙独战一众虎牛众神。
先是两只老虎上阵,结成白虎阵迎敌。虎本是百兽之王,但斗这水中蛟龙,却力有不逮,尤其在水中甚是不便,不一会儿就败下阵来。
轮到水牛上阵,老子画符结虻牛阵对战那妖龙。这水牛虽常在岸上劳作,但在水中却也来去自如,且身大力沉,皮糙肉厚,并不惧怕这水中妖龙。
林中老虎虽斗不过那水下蛟龙,但虎有虎威,最会架势。当众牛入场后,双虎齐啸,召唤得大青山百禽众兽齐声应和相应,一齐为众牛鼓劲加油。
众牛见状,立刻牛气冲天,与那妖龙激战在一起。那妖龙先用龙角来顶战众牛,众牛也以角相还。众牛与那妖龙用角连续斗了七七四十九阵,直斗得妖龙头晕眼花,眼前牛影重重,让那妖龙实在难以招架。
妖龙见用龙角斗不过众牛,它又伸出四爪左右上下团团来抓。老子随即变阵,众牛也随机应变,用众牛蹄纷纷回应。蹄爪相交,又斗了九九八十一阵,众牛蹄只踢得那妖龙骨软筋酥,累得汗如雨下。
妖龙见与众牛久斗不下,它便气急败坏起来,张开臭嘴,喷出团团妖雾,它想用妖雾障气迷晕众神牛,趁机暗下毒手。妖雾喷出,顿时天昏地暗,可是众神牛也是法力高强,当即齐声“哞哞哞”大叫,众牛叫声直震得山摇地动,叫声中还喷射出老子神符中发散出的万道金光,顷刻之间,云开雾散。众神牛趁那妖龙还没醒过神来,齐用尾巴猛扫过去,牛尾力大,牛毛如刀,直刮得妖龙肚皮上的龙鳞纷纷掉落。
龙鳞落下,蛟血纷飞,妖龙痛彻心肺,它哪里还敢再战,急急如鼠,慌忙逃出虻牛阵,窜入水下,躲进了它的涧底龙宫。
妖龙惧怕大青山的众神牛,与众神牛一战之后,吃了大亏,它再也不敢到淮河右岸的大青山作恶了,然而它却又窜到淮河左岸一带去兴风作浪,祸害那里的百姓。
淮河左岸的人只要见到水上翻滚着妖雾,他们就知道妖龙又要上岸害人了。有一天午后,艳阳高照,突然妖雾升起,顿时风云骤变,天昏地暗,岸上人们见状,纷纷丟下手中农活,四下逃去。这时,有一头老牛找不到自己的主人了,它急得仰起头来“哞哞哞”直叫。妖龙正在得意忘形之时,猛然听到三声牛叫,它随即吓得魂不附体,它以为是大青山的众神牛又追过河来围攻它了,它立即收起妖雾,调头狂奔而去。
妖龙惧怕众牛,然而它潜藏在破釜涧水底龙宫,天庭虎牛倒也一时拿它无法。过了一段时间,那妖龙见虎牛也有睡觉打盹的时候,它便觉得有机可趁。妖龙在虎牛有备时他睡觉,虎牛睡觉打盹时它再出来兴风作浪。如此一来,老子和虎牛都被那妖龙折腾得非常疲惫。
后来,为了防备妖龙趁虎牛睡觉打盹之时出来作恶,玉帝便又给老子增派了一只大公鸡,让大公鸡站在大青山的最高处,一见妖龙出现就打鸣,以唤醒睡觉打盹的老虎和水牛,让那妖龙不再有可趁之机。
![](https://img.haomeiwen.com/i10314151/0aab4ff480fe1860.jpg)
为了防那妖龙作乱,老子就此在大青山住了下来,他在大青山下建洞府,釆药炼丹,布道授业,为淮河两岸百姓治病驱瘟,救苦救难。不久,老子得道成仙,法力大增,他终于作法把那妖龙捉住,然后用铁链把那妖龙锁在了破釜涧东岸禹王庙的一囗枯井之中,后人称此井为锁蛟井。
老子降伏妖龙后,他受玉帝相邀,骑了一头大水牛升天而去,被玉帝拜为太上老君。
老子骑牛升天时,他在破釜涧岸边留下了玉帝派给他剩下的九头牛,还有那两只虎一只鸡。老子让两只虎和九头牛趴在破釜涧边的大堤上看护大堤,让那只鸡蹲守在禹王庙锁蛟井上,替他看住那条被锁的蛟龙。
"九牛二虎一只鸡"从此也就成了淮河两岸和破釜涧水乡一带老百姓的保护神,一直流传至今。
![](https://img.haomeiwen.com/i10314151/695c04a84d403d6c.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