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洪泽湖东边,有一条名不经传的小河,连接洪泽湖与白马湖、大运河、长江、乃至大海,这就是草泽河,我的母亲河!
夏季涨水时,河宽200米,平常时不过百米左右,在祖国大江大河家庭里似乎有点寒酸,然而正是这寒酸的小河用她甘甜的乳汁哺育着两岸善良的人们,一代一代,一年一年。
草泽河的历史鲜有人知。
草泽河,亦称竹子径,又称草字河,据史料记载,草泽河最早开筑于唐代长庆年间,为泄淮水而开挖。
到了明代洪武年间,朱元璋在他出生地凤阳东部建中都,并建皇陵,在泗州城建祖陵,需要把江南的漕米与布帛运去。于是,组织大批民工,开河挖港,理通水路。其中一段就在草泽河,东从白马湖边,西到周桥进洪泽湖。万历十九年(1591年)大水后,朝庭又对该河进行全线拓宽、浚深,使之成为洪泽湖泄洪干道,但因堤防标准低,“屡决堤防,横渡旁溢,四舍荡然,民逃十九”。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又修筑草泽河堤防越城牌坊至黄湖荡一段,长29.6公里。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在洪泽湖大堤上建造武家墩、高良涧、周家桥三座分水石闸,其中周家桥石闸分泄洪泽湖水经草泽河入白马湖、子婴沟,下广洋湖入海。
到了清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又将草泽河加高培厚并接长河堤,总长达34公里,并在河道中建龙王闸一座,南、北堤岸置涵洞10余座,干旱时引水灌田,化害为利。道光三年(1823年)继续整治。直至黄河北徙后,草泽河才由泄洪河道变为排涝河道。
其时的草泽河,还兼有水运功能,是宝应到孙集、仁和、万集、双沟等地的重要水路通道。其中仁和与宝应之间,每天有数班客船来往,货船更是络绎不绝。草泽河里,终日可见白帆片片,纤绳连连,可闻水声潺潺,桨声哗哗。这时的草泽河,水位相对稳定,河床里水草丛生,人们又称草字河为草泽河,沿袭至今。
草泽河万集大桥草泽河从我们万集穿镇而过,当年连接万集南北的是一座大木桥,当时老街就以大木桥为中心成十字形。小时候跟着父亲赶集,有幸一睹她的风姿!当时不知是否因为我人小,也或因为下面需要走船确实做的高,木桥显的又高又大,桥面铺着木板,却已老旧严重,有的地方木板已脱落,行走在上面有点怕人。猪行、竹木行就在木桥南端,桥的左边是桥南饭店,饭店边上的油条油饺铺看得人口水直流。木桥的北端,正是万集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站立桥头,右手是革命委员会大院,庄重而威严。左手是供销合作社,食品站、邮局、银行、农具厂、曹家染坊一字排开,满墙贴上”文化大革命就是好!将文化大革命进行到底!”之类标语,墙上毛主席头像和毛主席语录好多印在高出墙面的白石炭面上,很是工整,做广告的我现在常常在想,那个落后的年代这标语是怎么上去的。站在桥的中间,草泽河北岸几十条小商船顺着木桥两边依次排满甚是壮观。有卖小砖小瓦的、坛坛罐罐的、卖石炭的、卖碳球,来回搬运粮食的热闹非凡。河面上二条小鱼船放出鱼鹰在河里捕鱼,四周岸边围满了看热闹的人。
父亲在下集时没忘帮我在油条滩上买上一根,吃在嘴里满嘴的流油,着实解馋!那次下集父亲还破类买了一块肉,回来己过尚午。我现在都还认为,赶集回来手里提着一块肉的男人才是世上真男人!比起现代年轻人手捧玫瑰不知美上百倍!
又过了几年,好象我已上小学二三年级了。一个星期天,我和一帮拾粪的小伙伴延草泽河一边拾粪,一边向木桥进发。我们背着粪蒌招摇过市,远远望去木桥却已不见。取而代之的点一座高大雄伟的水泥石孔桥,我们眼里她壮丽无比!我们放下粪蒌在桥上走了一遍又一遍,钻桥洞大汗淋淋,手扶石栏远眺并感叹草泽河美丽风景,一时竞忘了我们的任务拾粪,回家后不免悄悄遛到屋后,将一点点成绩倒进粪坑,再用搅屎棍搅搅糊弄严利的大人。
拾粪图上了镇上初中,与草泽河接触多了起来。上学匆匆走过,放学慢步岸边,手里拿着书,眼里满眼是对岸的风景。有时还帮过河大网的渔民门摇上一网,网到网不到鱼都开心。每逢雨季,从泥泞的乡村土路上拨涉上来,走在草泽河岸边砂石路,仿佛一下进城。有时还会幸运的遇到客车和卡车从身边而过,卷起尘土飞扬,感觉驾驶证员很神气。那时也有了自行车,看着别人骑着车飞驰而过,羡慕无比。
我读高中在东双沟,校园离草泽河更近,校门就建在岸边。离家十几公里,来去必走草泽河大堤几乎成了唯一。刚开始没有自行车,去学校时有时做客车有时搭同学便车。可是周六回来时我们的钱早已花光,只有便车和步行了。还好那时年轻,步行十几路根本不成问题。偶尔还可以“扒小机”,扒小机是我们家乡话,就是手扶拖拉机经过时,一阵快跑追上去,再快速爬上去。有一次和一位同学一起追上了一辆装黄砂的手扶拖拉机,我手不扶车身,一个健步直接跨上去,稳稳做上去,如果是现在的父母看到小孩这样,还不知吓成什么样。遇到好心车主看见了就也就当没看到,就当捎我们一程,遇到坏的车主你好不容易上了车,他把车停下来,手一指:下车。但下来归下来,一会我们又追上来,用手扒在后边缘身子藏在下面,坚持一程是一程。在校时,每当下午放学,我们会三五一群来到草泽河边,带着书本却在聊天。也有时一个人躺在河边,看着草泽河的流水浮想联翩,不知它最终流向哪里。心中升起一个愿望,有一日骑着我的自行车,走完草泽河全程。
这个似乎不可能的事,我还真的实现了,我成了走完她全程为数不多的人。
那是我上班第一年,我因工作失误,从厂财务科被调到供销科做会计。供销科的同事本身就关系不错,我也没有受到冷落的感觉,其时正好有一批豆粕要用船运至南通,我就主动请缨,要求随船压运,领导同事们也明白我的意思做了个顺水人情。
120吨豆粕租用了二条船,一条60吨的和一条40吨的,超载当年却是小事。我们从万集码头出发,我除了睡觉,几乎全在仓外,沿途一路看风景。草泽河两岸杨柳依依,鹅鸭成群,菜花灿灿,麦浪滚滚,我感觉不虚此行。可第二天小船到了长江,一个浪打来,小船摇晃的不停,连船老大都紧张的不行。他赶紧拿出香烛、水果等供品祭拜江神。晚上停泊在江边,等到了深夜,睡梦中小船一声巨响同时又摇晃个不停,所有人本能的冲出船仓,都不知发生什么事。原来一首巨轮从边上驶过,形成大浪拍打着小船,二个小船又互相碰撞发出的响声。我们再也睡不着了,感叹着行船与跑马的危险。体会到了行船人的艰辛,坐到办公室再不能刻扣这些人的辛苦钱。
据老人们讲,草泽河两岸共有九弯十八渡,九弯中的徐大弯和姚弯在源头,其它我都记不住了。而十八渡中的大小严渡在我们万集境内,而且“名头最响”。解放前草泽河处于国共势力交汇处,匪患猖獗,尤其我们严渡更是严重。过往行人、商船、渔民、住户深受其害,苦不堪言。至今天还有流传着一句顺口溜:“宁走十里,不走大小严个渡。”大小严渡让当年的万集蒙羞。仁河境内的沈渡也是一样,大白天就有土匪出没。我的外公就是当年活动在那一代的土匪。有一天他带着人抢劫草泽河里的渔船,渔民夫妇奋起反抗,而确巧一个国民党军管带着警卫从此路过,将土匪全部打死救下渔民一家。有时我也纳闷母亲是那么善良怎么会是土匪的女儿。新中国成立后这些土匪自然烟消云散,人民的生活才真正算得上美满太平。
草泽河边的小女孩后来我去了外地谋生,又因乡村公路多了起来,难得与草泽河见上一面,草泽河岸边的人与事却永不会忘记。一有时间还常带着小孩们去河边走走。常常感叹,同样是小孩,现在的小孩生活在幸福里,我们一代生活在辛苦里,父辈们却生活在辛酸里。
草泽河边的小孩近来回家见到政府又一次疏浚草泽河河道,万集大桥也重建了,还要在河道两岸做美化工程,心中无比欣慰。我想不久的将来,草泽河又将绽放出更加夺目的光彩,演绎本该属于她的的美丽传奇!
草泽河,静静的流!草泽河边的往事就象发生在咋天,清晰依旧!静静流淌的河水,曾带着我们的梦想不断向前,头也不回,一眨眼又成了我们不尽的乡愁!
布衣华子在草泽河边
网友评论
'
我写筒书不为出名,纯粹的爱好。我只写家乡,只写亲人。
常常用”读书人”三字戏称自己,却终就逃不过干累活的命。没多少时间写字,所以文章太少,以后争取多挤点时间,多写点。
这就是我们的草泽河
孩童顽皮 发小情缘 年少青涩 窦情初开
九二从军 辞朋离亲 一草一木 记忆犹新
魂牵梦萦 小美村居 故乡的她 别来无恙
孔孟故里 翘首以试 挥手廿载 旧貌新颜
念思之情 日渐浓郁 赤心拳拳 不敢怠慢
—————— 念 。侬
可惜老街己变了,仅存在记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