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历史》与《春秋》札记(七十七)

《历史》与《春秋》札记(七十七)

作者: 刘子曰_b08e | 来源:发表于2021-03-14 08:34 被阅读0次

襄公二十九年春王正月,公在楚。夏五月,公至自楚。庚午,卫侯衎卒,阍弑吴子余祭。仲孙羯会晋荀盈、齐高止、宋华定、卫世叔仪、郑公孙段、曹人、莒人、滕子、薛人、小邾人城杞。晋侯使士鞅来聘。杞子来盟。吴子使札来聘。秋九月,葬卫献公。齐高止出奔北燕。冬,仲孙羯如晋。

鲁襄公二十九春季周王历正月,鲁襄公在楚国。

夏季五月,鲁襄公从楚国回来。

庚午这天,卫国君衎死了。

吴国的阍杀了吴国君余祭。

仲孙羯会同晋国的荀盈、齐国的高止、宋国的华定、卫国的世叔仪、郑国的公孙段、曹国代表、莒国代表、滕国君、薛国代表、小邾国代表修筑杞城。

晋国君派遣士鞅来鲁国举行聘问礼仪。

杞国君来鲁国签订盟约。

吴国君派遣札来鲁国举行聘问礼仪。

秋季九月,卫国安葬国君献公。

齐国高止出逃到北边的燕国去了。

冬季,仲孙羯到晋国去。

襄公三十年王正月,楚子使薳罢来聘。夏四月,蔡世子般弑其君固。五月甲午。宋灾。宋伯姬卒。天王杀其弟佞夫。王子瑕奔晋。秋七月,叔弓如宋,葬宋共姬。郑良霄出奔许,自许入于郑,郑人杀良霄。冬十月,葬蔡景公。晋人、齐人、宋人、卫人、郑人、曹人、莒人、邾人、滕子、薛人、杞人、小邾人会于澶渊,宋灾故。

鲁襄公三十年周王历正月,楚国君派遣薳罢来鲁国举行聘问礼仪。

夏季四月,蔡国世子般杀了他的父君固。

五月甲午这一天,宋国发生大火灾。宋国的伯姬去世了。

周天子杀了他的弟弟佞夫。王子瑕逃亡到晋国去。

秋季七月,叔弓到宋国去,参加宋国安葬伯姬的葬礼。

郑国的良宵出逃到许国去,又从许国跑到郑国,郑国人杀了良宵。

冬季十月,蔡国人安葬国君景公。

为了商量如何应对宋国境内的大火灾,晋国使臣、齐国使臣、宋国使臣、卫国使臣、郑国使臣、曹国使臣、莒国使臣、邾国使臣、滕国使臣、薛国使臣、杞国使臣、小邾国使臣在澶渊召开会议。

襄公三十一年春王正月。夏六月辛巳,公薨于楚宫。秋九月癸巳,子野卒。己亥,仲孙羯卒。冬十月,滕子来会葬。癸酉,葬我君襄公。十有一月,莒人杀其君密州。

鲁襄公三十一年春季周王历正月。

夏季六月辛巳这一天,鲁襄公在楚国宫殿里去世了。

秋季九月癸巳这一天,子野死了。

己亥这一天,仲孙羯死了。冬季十月,滕国国君来参加鲁国的安葬仪式。

癸酉这一天,安葬我鲁国君襄公。

十一月,莒国人杀了他们的国君密州。

唉!这一年是鲁国的大灾难。鲁襄公应该是被楚国软禁了直到死。鲁国接连死了几个重臣。这一年没有出现日蚀天象。看看下一年吧!

好了,我们来看看希罗多德的历史吧!

(4)关于人间的事情,他们以下所叙述的事情是完全一致的。他们说,埃及人想出了用太阳年来计时的办法,并且把一年分成十二部分。这在全人类当中是第一个这样做的。根据他们的说法,他们是从星辰的运行规律获得了这种知识的。在我看来,他们计年的方法要比希腊人的办法聪明,因为希腊人每相隔一年就要插进去一个闰月才能让季节吻合,可是埃及人把一年分成各有三十天的十二个月,每年之外再加上五天,如此一来,季节的循环就与历法相符合了。他们又说,埃及人开始使用了十二位神的名称,这些名字后来曾被希腊人挪用了去。他们又最先给某些神设坛、造像、修殿,而且第一个把各种各样的图形刻到石头上去。在大多数的情况之下,他们都是用事实给我证明他们所说的话是真实可靠的。他们还告诉我说,埃及人的第一位国王的名字是米恩。在他的统治时代,除了底比斯省以外,全埃及是一片沼泽,在现在莫伊利斯湖以下的地方整个都是浸在水里的,而从莫伊利斯湖到海岸,则有七天行程远的路程。

这段记载了希罗多德听说的历史,认为埃及是最早的用太阳历法把一年划分为十二个月,古希腊人是学习埃及人的历法,但有加进闰月,显然要比埃及的历法进步了。

(5)他们所谈到的关于他们国家的事情,在我看来完全是合情合理的。因为任何亲眼看见埃及的人,即使他在先前根本没有听人提及过埃及,只要他具有一般的理解力,他也一定马上会知道,希腊人乘船来到的埃及,是埃及人因为河流的恩赐而获得的土地。不只是国家的下部,就是溯流而上三日行程间的地带也一样是如此,虽然他们并没有附带说到这一点,可是这一部分和前一部分的情况是完全相同的。谈到埃及土地的性质,则第一,在你从海上朝陆地方面走,离陆地还有一日航程时,那时你如果放下测锤,你就会把泥沙带上来并且知道那里的海深是十一欧尔巨阿。也就是说,从陆地上冲刷下来的泥土一直沉淀到这样远的地方来。

这里介绍的是尼罗河三角洲的状况。

(6)另外,埃及本土的海岸线的长度是六十司科伊诺斯,依据则是我们为埃及所定义的边界,即从普林提涅湾到顺着卡西欧斯山而伸延开来的谢尔包尼斯湖。领土狭小的国家的人们采用欧尔巨阿来测量土地;领土较大的国家的人们则使用斯塔迪昂来测量土地;有许多土地的国家的人们使用帕拉桑该斯来测量土地。而拥有极多土地的人们,则是采用司科伊诺斯来测量土地了,一帕拉桑该斯相当于三十斯塔迪昂,但埃及人的尺度司科伊诺斯是相当于六十斯塔迪昂。如此看来,埃及的海岸线,便长达三千六百斯塔迪昂了。

这里介绍了希罗多德时代的土地测量方法,生存问题引发科学研究,首先是丈量土地,以分配劳动和财富。这是国家管理的基础。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历史》与《春秋》札记(七十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gnaq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