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

作者: 南窗闲话 | 来源:发表于2021-11-02 22:23 被阅读0次

      《亲爱的安德烈》是龙应台“人生三书”系列的第二本,收集了龙应台与大儿子安德烈之间的36封家书。在人生三书的第一本《孩子你慢慢来》中呈现了龙应台对孩子满满的爱。面对孩子从出生至童年、少年时期的两个孩子,从他们的出生开始,到学习说话、识字、逐渐认识这个世界,书中有忍俊不禁的童真,有母亲对孩子无法抑制的爱怜,也有妈妈对孩子成长的无奈和疑惑。

      《亲爱的安德烈》中,安德烈成长到了18岁,母子间不可避免的出现了两代人之间的碰撞与交融,就如我们现在与我们孩子一般,都渴望能在母子间实现平等的交流与探讨。书中龙应台不仅实现了,而且还是平等探讨了母子彼此内心深处的心灵之声。这其中固然有母亲的努力,也有儿子回报以同等的努力。感谢此书,让我也反思了我自己的亲子互动,看到了很多平时忽略的我儿子的很多“同等的努力”。

        通过36封信,龙应台“认识了人生里第一个18岁的人”;安德烈“也第一次认识了自己的母亲”。我们为人父母,有时候是需要停下来,并鼓起勇气去重新认识“突然”长大的孩子的:也需要让孩子们有机会认识一下曾经的年轻的我们,那个或许我们自己也有些陌生的自己。

      《亲爱的安德烈》是一本特别适合我们现在与孩子一起读的书,帮助我们彼此了解,改善关系,重建融洽;对于孩子,这是一本可以帮助他们人生成长的特别的书。

附,安德烈在《连结的“份”》中的一段话:

开始的时候,只是觉得自己有很多想法,既然你给我一个“麦克风”,我就把想法大声说出来罢了。到后期,我才忽然察觉到,这件事有一个更大的意义:我跟我的母亲,有了连结,而我同时意识到,这是大部分的人一生都不会得到的“份”,我却有了。我在想:假使我们三年前没开始做这件事,我们大概就会和绝大多数的人一样只是继续过日子,继续重复那每天不痛不痒的问候:吃了吗-嗯,功课做了吗-嗯,没和弟弟吵架吧-没,不缺钱用吧-嗯……

相关文章

  •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

    《亲爱的安德烈》

  •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

    作者与儿子近四年未见,彼此间有了距离感。但作者想要了解十八岁的儿子,走进他的世界,借以打破那无形的隔墙。他们三年通...

  •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

    我们这一-代人有与安德烈相同的思想和太多太多的共鸣,我也曾向安德烈那样挣扎着寻找什么是我真正爱做的事情,我也曾戏谑...

  •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

    台湾著名作家龙应台和她中德混血的儿子安德烈身处异地,想要通过书信的形式去了解彼此的内心世界,遂成了这本书《亲爱的安...

  •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

    《亲爱的安德烈》母子过招三十六回,不见兵刃,却戳人心,处处皆是思想文化的碰撞,灵魂的交流,价值观的撕扯。 里面讲述...

  •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

    朋友圈里突然频繁转发一段话:“孩子,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绩,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拥有选...

  •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

    龙应台,早些年我还一度以为她会是男的……呃,跑题了。《亲爱的安德烈》作为两代人共同著写的"家书",是值得我们不论作...

  •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

    相比《目送》、《孩子,你慢慢来》的温情款款来说,这本书更多的是理性的思考,认真的和孩子进行深刻的交谈!另外由于...

  •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

    全文通过对话写信方式叙述安德烈和她儿子18岁到21岁三年时间,安德烈写信三年了解他的儿子。他儿子也开心的和和亲回信...

  •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

    读完这本书,不禁为这家人的幽默睿智叫好。“多少父母和儿女同处一室却无话可谈,他们深爱彼此却互不相识,他们向往接触却...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gnfz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