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十五品 化无所化
“须菩提,于意云何?汝等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度众生。须菩提,莫作是念。何以故?实无有众生如来度者。若有众生如来度者,如来则有我、人、众生、寿者。须菩提,如来说有我者,则非有我,而凡夫之人,以为有我。须菩提,凡夫者,如来说则非凡夫。”
世上没有众生可度
“须菩提,于意云何?汝等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度众生。须菩提,莫作是念。何以故?实无有众生如来度者。若有众生如来度者,如来则有我、人、众生、寿者。”
“须菩提,你是怎么想的?你们最好不要想,也不要说:‘如来当度化众生。’为什么呢?须菩提,实际上没有如来所度的众生,若有如来所度的众生,如来就有我、人、众生、寿者四相的执著了。”
在名言中,修行者应发无上菩提心,将来要度化众生,而且十方诸佛也发过此愿,显现上也曾度化了无量众生,《妙法莲华经》说:“一切诸如来,以无量方便,度脱诸众生,入佛无漏智。”
在名言中,佛陀确有“我当度众生”的愿和行。但在究竟实相中,能度与所度均不存在,远离一切戏论。《圆觉经》中说:“云何我相?谓诸众生心所证者。”在迷乱显现前,所度的众生似乎存在,但实相中只是所证而已,没有真正的众生可度。六祖也说:“实相中众生本来是佛,若还需要佛来度化,则成了妄语。”
所以,这里讲:“若有众生如来度者,如来则有我、人、众生、寿者。”有四相者,不可得涅槃!
凡夫与圣者的差别
“须菩提,如来说有我者,则非有我,而凡夫之人,以为有我。”
“须菩提,如来说有我者,实相中并非有我,而凡夫妄执为我。”
凡夫没有断除我执和我所执,具有四相的实执;而圣者从道理上、修证上,完全通达了无我,故没有对“我”的执著。
凡夫与圣者的差别,在名言中显而易见,但这种对凡圣的执著是否合理呢?下面就讲这个问题。
不要执著于自己是凡夫
“须菩提,凡夫者,如来说则非凡夫。”
“须菩提,所谓的凡夫,如来说并不是真正的凡夫。”
在圣者的根本慧定前,既没有凡夫,也没有非凡夫。《维摩诘经》也说:“非凡夫,非离凡夫法;非圣人,非不圣人。”
名言中虽然有凡夫的存在,但在胜义当中,凡夫的本性与佛的真如无二无别。既然凡夫都不存在了,证悟无我与没有证悟无我也不存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