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本土便利店品牌全时被传正与企业洽谈对接,苏宁易购被认为在竞争中领先,并最终有可能拿下全时部分股权。
据笔者了解,全时便利店成立于2011年,主要集中在北京发展,目前在北京的门店数量超过400家,今年不断被曝出资金问题,如今开始“卖身”,恐怕是做实了该传闻。
便利店接连摔倒,都是资本寒冬的锅?
实际上,不仅是全时,今年在路上摔倒的北京便利店品牌还有邻家和131,其中邻家正在等待资本重整,而131也被曝出资金问题,发展陷入停滞。
这次遭到打击的显然也不止中小品牌,诸如7-11等全球著名品牌似乎也遭遇了不小的危机。11月14日,原7-11中国区董事副总经理、便利店行业知名专家刘樾带领多达16人原7-11管理团队,集体加入西安一家便利店企业,引发了外界不少的猜想,其中就有人指出,这都是资本寒冬的锅。然而,事实真是这样吗?
诚然,今年的确可以称得上是资本寒冬,而且是严寒。亿欧动力的数据显示,2018年1-9月我国新增公司数量1245家,相比2015年20895家、2016年12012家、2017年6672家,有明显的下降。
而纵观股市的表现,也印证了这一点。美股上市的拼多多、趣头条纷纷破发,港交所新股破发率也高达72%。更糟糕的是,尽管美团、小米等知名企业都赴港上市,数量同比大增49%,但融资额同比却减少17%。
结合全时、131的表现来说,似乎这一理论站得住脚。但是如果反过来想,资本寒冬下便利店如此脆弱的倒下说明了什么呢?说明便利店对于资本非常依赖,也就是仰仗资金,有钱源源不断的涌入才能发展状大,而一旦没钱进入,就会全面崩盘。
这就像我们还房贷车贷一样,必须每月都要有足够的资金进入账户,而一旦没钱进账,就会导致逾期、不能偿还,从而产生一系列影响。
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讲,便利店接连倒下,是源于自身对于资金的需求太过刚性化,资本寒冬或许只是加速了这个进程而已。
便利店是风口还是烫手的山芋?
从京东到苏宁小店、便利蜂的迅速壮大,再到全时、邻家的夕阳西下,今年似乎是便利店最好的一年,但也是最坏的一年,就现在的情况来看,便利店究竟是风口还是一个烫手的山芋,各方仍在争论不休。
在笔者看来,便利店的重资产、高难度管理所导致的高昂成本是其盈利能力受限的最主要因素,也是最大的短板和劣势。我们可以分析一下,便利店租金、设备、人员等固定项支出,以及过期食物和偷盗行为等不固定项的损失,都会算在运营成本中,因此每间店铺的成本都会居高不下。据笔者保守估算,个人加盟的方式开设便利店前期也至少需要130万-150万的费用,这样的成本无疑是高昂的。
不仅如此,在固定的区域,往往还要通过多家便利店的开设确保排他性来提高收入,总体的成本会进一步拉高所以它往往前期需要源源不断的资金涌入,逐步改善后或许才能有所好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