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翎

说起“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大家系数尽知,并且强词夺理,说起“自助者,天助也”却已忘却,行为上更是表现的一干(四声)二净——有事先干,不用考虑有没有素质,只要自己没有烦恼,顺利就行,真正把舍人为己表现得淋漓精致。
前些天,我早上去理发店理发,算上我才两人,我便随意坐在凳子上玩手机消磨时间,突然见一个浓妆艳抹的成年女人,带着一股化妆品味走了进来,一张大红嘴唇上下张动:“老板娘,还剩几个人?”
“你前面还有两个,你稍一等”老板娘回答。
我在这里就唤她“带味女人”,“带味女人”一句礼貌性的“好的”都有没回答,直接坐在了我前面,我心想就这么几个人随意坐,就不用排队了吧,难道这么大眼睛看不见别人在他前面,然而顺势发生的一切却与我的想法背道而驰,老板娘喊道:“下一个”,“带味女人”一股脑的站起来,大喊“该我了”顺势往理发椅上走,我惊诧的看了老板娘一眼,这就是传说中睁眼说瞎话,老板娘接过上一句话“美女,你自己几点进来的你不知道嘛?”,小伙子你先过来,我一句话没说,直接过去洗头理发,同时心中特别不明白,“要是有事或者着急你完全可以说呀,我坚信我可以理解,让你先行”,可是为什么在你眼中就没有排队的人,反而一句抱歉都没有,直接无视别人,在我理发的同时,还不忘嘴里气冲冲的叨叨了几句“我去对面,下去还有培训班那”,像这种“有素质”的人,再培训有用嘛?

这周,也是因工出差,飞机飞行时要开飞行模式,连我这个不平时不坐飞机的人都知道,飞机上的几幕却让我又一次心里很不舒服,我的前排,乘务员不止一次提醒 “先生,飞机起飞/降落时不能使用耳机,麻烦您摘一下耳机” ,一对情侣“不屑一顾的眼神看了一眼又一眼” 耳机总是顺势摘下顺势戴上,同时两个人却还不忘了卿卿我我,搂搂抱抱,看到乘务员的他们,嘴里不时的微声“烦不烦人”,在他们旁边坐着另一个年轻女性,我猜想应该是研究生或者大四学生,不时拿出课本,但或是受旁边一对情侣的影响,在平稳飞行后也打开了电脑,连上无线,在乱翻着网页,最后选择浏览的却是“论日本人素质为什么那么高”,这使我的内心又起波澜,我想他读这篇主题的意思难道是受旁边这对没素质人的影响?还是自己也是这样的人那?飞机上不能联网,这难道作为一个高学历的人都不懂嘛?
追根问底,显然和教育问题脱不了关系,教育改革每年在做,可孩子的书包越来越大,变成了去学会学习的工具,这到底是教育的弊端还是家庭的纰漏?
在很多贫困的地方,孩子虽然很苦,但是从小却学会了互助、共同进步、举一反三,他们的初心是只有配合才能完成作业,同学之间没有差生优秀生,只有团队,分享,好朋友,我觉得在这样环境下长大的孩子绝不会差。
爱因斯坦是弱智,但是他却可以创造出人类的辉煌,他并不能考高分,但是却依然可以为人类贡献一生,和前期看到的一个反面教材,一个物理系的高材生,毕业去公司上班公司断电,却手足无措,一个没有上过学的电工,把电闸推上去,来电了,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我们现在的教育太多为了学习而教育,结果学到了太多的不应该,忘却了教育学习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硬生生的变成了读书的初衷是为了赚钱,教育的本意已经背离了,丰富内心有何用?
蒙田曾说过,“教育不是为了适应外界,而是为了自己内心的丰富。”
西塞罗说过“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摆脱现实的奴役,而非适应现实”。
每一次出行都见到不同的人,遇到不同的事,看到过火车上人们朦胧的双眼,但却知道互相礼让的高尚,虽然汗味浓重,但是我坚定的觉得比化妆品味好闻。
如果教育只是教育,不能育人,要教育又有何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