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来奇怪,消费作为一种用金钱等货币形式换取自己日常生活所需的行为,本应是为了自己的生存需求。可时至今日,很多消费已然是为人们的存在需求所服务的。
毋庸置疑,人们需要消费来换取一些维持基本生活所需的东西。对于茶米油盐等生活必需,人们不得不为其消费。可是,现今不少消费,如购买昂贵的奢侈品以换取朋友圈中的脸面或是为娱乐所消费换取体验、快乐等,已经不再是为了生存需求,而是转向了存在需求。在现代高压的生活环境下,人们渴求用一种轻松、简单的方式,抚平自己早出晚归、劳累不堪的身躯和内心。从另一个方面讲,这样的消费既是一种帮助人们相信自己的劳动付出是可以得到舒适的享受,又是人们在简单的生存需求得到满足后所衍生出的必然产物。
我们今日为了自身存在所服务的消费有问题吗?诚然,为存在需求所服务的消费有其合理性,然而,当这样的消费本末倒置,异化成了人们只为存在消费而活,异化成了人们脱离这类消费就无法感受到自己的存在之时,那将成为一个时代的悲哀。梵高曾说:“我越发相信,创造美好的代价是努力与毅力。”今日的人们,将感受美好等同于享受消费所来的快感,对于感受自身在这个世界的存在的方式不是通过用努力与毅力创造美好,而是将一切寄托于消费所换来的虚无之上。一场场用消费所堆砌的肆意狂欢,喧闹之后,空虚的灵魂仍在凋零,高贵的人性贱贱被物化。而内心富足之人,静观其躁动,安稳于自身之存在。
我们今日为了自身存在所服务的消费有问题吗?
莎士比亚曾说:“即便被关在果核之中,我仍是无限宇宙之王。”这样的人,他不需要借助外部的消费来证明自我的存在,内心的富足让他真真切切地感受到自己于这个世界的价值。反过来,正因为内心的富足又让他们将这份价值辐射出去,更加为其存在而增添份量。一如川端康成写下“凌晨四点钟,看到海棠花未眠。”这份世间之美,用消费无法换来,而需用一颗爱这个世界又善于发现这个世界之美的内心才可。对这个世界这样的感受,才是真正让人们感受到自我存在于这个世界上的实证。再者如陶渊明写下“悟以往之不谏,知来者之犹可追。”那汲汲于功名的劳碌,不正与现今人们为存在需求的消费所庸庸碌碌有几分相似吗?可当陶渊明回到自我内心感到充实之地的田园,他才真正感受到生命之本真与快乐。尼采言:“我们拥有艺术为的是不死于事实。”同样地,内心富足之人将自己生命活成艺术,对于消费顶多只其辅助生活所必需等物,他们将生命超脱于简单的生活之事实,而是转向生命的本真与充实。
我无意全盘否定为存在需求所服务的消费,它们至少让一些人们感受到了自己辛勤工作能够换来自己想要的享受,用这种方式让人们感受到自己努力耕耘的意义所在。只是,人们不可将自身物化,不再关心自己的内心,只为存在性消费需求而活。人们应当用消费辅助生活的快乐,用内心的富足去达成自己生命存在的真正意义。
对于各类消费,我们仍是需要的。可是对于存在,我相信:内心富足,你便存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