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老照片:晚清时期的低级官员,表情麻木目光呆滞

老照片:晚清时期的低级官员,表情麻木目光呆滞

作者: 冯玄一 | 来源:发表于2022-11-26 00:08 被阅读0次

这是一组拍摄于晚清时期的老照片。照片上的人,大部分是低级官员。他们在古建筑前合影留念,很像是今天的打卡照。从这些老照片上,我能看到,当时的人表情麻木,目光呆滞。

这是一张在北京雍和宫内的留影。拍摄对象直视镜头,而狮子也在盯着镜头。从穿着打扮上看,照片上的人应该是一个低级官员。他表情麻木,目光呆滞,看起来毫无生气。而他旁边高大的石狮子却显得灵动活泼。

北京国子监内的一名低级官员。1905年,大清改革学制,设置学部,国子监被裁废。

清西陵慕陵石五供。石五供始见于明代永乐帝长陵,后为定制,从佛教中借用的供养祭器。清代陵制:凡帝、后陵均设置石五供,位于二柱门以北的正中神道上。站在石五供旁边的一名官员,显得十分渺小,一副唯唯诺诺的样子。

承德普宁寺内的孩子。从穿着上看,这小孩的家庭应该是比较富裕的吧。他笑容可掬,十分可爱。普宁寺是中国北方最大的佛事活动场所,主尊佛像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

两名低级官员在积翠牌坊前合影。牌坊后面是永安桥,通往永安寺白塔。那时候,这里还不叫北海公园,而是叫北海,跟中海、南海合称西苑,是清宫帝后们常来游玩之所,皇家禁苑。

照片上的人,侧身站着。他是故意不看镜头非要看狮子的吗?这是北京西什库教堂东侧的亭子,左侧依稀能看到教堂的影子。西什库教堂前身是位于紫光阁以西的蚕池口教堂,由于临近皇家禁地,清政府出资修建了西什库教堂,蚕池口教堂拆除。

明十三陵内,一名官员模样的年轻人站在骆驼前留影。

明十三陵内,一个孩子坐在石马后面留影。

也许他是故意摆出这样酷的动作,也许他还在思考“我该摆个什么POSE?”这里是天坛祈年殿,1860年和1900年,天坛先后被英法联军和八国联军占据,八国联军甚至在圜丘坛上架设大炮,攻击正阳门和紫禁城。

一名官员在北海九龙壁前打卡。当时,九龙壁前长满了杂草。看起来十分荒凉。

还是不看镜头,拍摄对象站在北京古观象台上。古观象台建于1442年,是明清两代的皇家天文台,清朝时曾得到传教士的技术支持。1900年八国联军侵入北京,德、法两国侵略者曾把观象台上的仪器掠走,后来陆续归还。

泛舟在颐和园十七孔桥边上。十七孔桥建于清乾隆时期,状若长虹卧波,其造型兼有北京卢沟桥、苏州宝带桥的特点。

张很可能是在北京嵩祝寺合的影。嵩祝寺为掌管内蒙古地区喇嘛教格鲁派最大转世活佛章嘉呼图克图所居。

笔者感言:看着这些老照片,恍如隔世。现在,照片上的这些老建筑,不知道还在不在。各位网友,看完这些老照片,你们有何感想?可以在评论区交流哦!

相关文章

  • 养老院里的目光

    被寄养老人的目光:呆滞,迷茫,麻木,无奈,苟且,凄凉,无助,挣脱,翘首以盼,等等。 工作人员的目光:机械,麻木,例...

  • 万物皆有裂痕,那是光透进来的地方——莱昂纳德·科恩

    一天晚上,宝怡安顿好了娃,就无聊地翻翻微信朋友圈,看看朋友的各种“晒”。突然,一个目光呆滞、表情麻木的光头女子...

  • 宅家小记2

    宅在家里这么多天,脑袋都有些发木,感觉自己一定是目光呆滞、表情麻木,因为总是定定地看着一个地方发呆,好像是若...

  • 从心开始—电影《从心开始》观感

    一首混合着伤感与失落,孤独与思念交织的音乐,一个骑着电动车穿梭在城市大街小巷的表情麻木目光呆滞的男人,戴一副超大的...

  • 目光呆滞的你

  • 目光呆滞的孩子

    王爱丽 二级心理咨询师 高级教师 洛阳(2020.5.23)原创分享第1230天 今日咨询感悟:父母给孩子最大的爱...

  • 六组珍贵清朝老官员照片

    图为晚清时期,清朝高官和洋人合照。 图为清朝官员出行。 图为清朝官员上朝画面。 图为清朝官员和随从。 图中清朝高官...

  • 治愈你的有可能是一个路人小孩

    闷沉的屋,塑料冷板凳,坐久了,好累。 麻木,呆滞,无力。起身,掀开门帘,出门,伸个懒腰,目光所及,春树嫩绿不再,换...

  • 忧伤

    妹妹空间里面发了张忧伤的照片,目光呆滞的凝视着窗外,脸上没有一丝表情。我想,这应该就是最丰富的心灵表情了吧。 人生...

  • 无题

    弱日的霞光 穿梭的气流 呆滞的表情 敏感的内心 飘落的叶子 孤行的鸟儿 暗淡的湖泊 潮湿的街道 忙碌的一天 麻木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老照片:晚清时期的低级官员,表情麻木目光呆滞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hbqf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