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有一本书挺火的,胡渐彪的《松弛感》。之所以火,恐怕是因为大多数人都处于紧张和焦虑的状态,没办法获得松弛感。
为什么会这样呢?
作者写了很多,我看了以后觉得有些道理,但似乎并没有触碰到我的内心,引起我的共鸣。
对于我而言,压力和焦虑既有工作方面的,也有生活方面的。既有来自外界环境的,也有来自自己内心的。既有来自童年成长留下的阴影,也有源于未来的焦虑。
而所有问题的根源,如果要用一句话来概括,可能是“想得太多,做得太少,过于追求完美”。
我们每天接收的信息太多了,正面的、负面的,消极的、悲观的。大脑只要处于清醒状态,就一刻不停地被各种信息充斥着。
我们总是处于忙碌的状态,忙着赚钱,忙着养家,忙着带娃,忙着刷剧和旅行。
我们越来越难以忍受安静的状态,仿佛不做点“有意义”的事,生命就被浪费一样。
我们看书、写作,到各个旅游景点留下自己的足迹。我们坚持打卡,为了证明自己有毅力去完成一件事。
我们害怕失去健康,总是关注食品健康和身体的变化。
我们希望拥有好的人际关系,所以努力让别人对自己满意。
我们活得太累,太拧巴,一点都不松弛。
不是我们不想松弛,是内心的欲望总是让我们患得患失。
回想自己的人生,自己也有松弛的时刻:
比如,经过好几天的加班,终于在截止日期之前,把工作成果交出去的那一刻。
比如,经过了无数的检查和担心,看到体检报告没有问题的那一刻。
比如,经过漫长的诉讼流程,官司终于胜诉的那一刻。
松弛感,大多来自痛苦忍耐之后的压力解除。
人不能一直处于紧张和焦虑状态,那样不利于身体健康。也不能一直保持松弛,那样的人生也会变得懒散和颓废。它们就像白天和黑夜,会不断的轮回和切换,只要我们学会适应就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