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沧浪亭

作者: 小曦笔墨 | 来源:发表于2020-04-06 23:12 被阅读0次

沧浪亭

文/小曦笔墨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 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沧浪歌》是一首清新而悠扬的短歌,歌者是一位渔夫。“沧浪”二字也由此而来。沧浪歌在春秋时期已经传承,孟子曰:“有孺子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孔子曰:‘小人听之!清斯濯缨,浊斯濯足矣,自取之也。”

        沧浪亭是苏州最古老的园林,近日读《浮生六记》,书中描述了沈复芸娘在沧浪亭游玩的经历,全篇作者都在说忘不了在沧浪亭时的欢娱时光,也曾多次试图重温旧梦,奈何人去楼空,独留一人哀婉叹息。 我并没有去过沧浪亭,也不知道它是什么样子,但在作者的描述中,让我觉得自己便身居于此。沧浪亭如今也以《浮生六记》而有故事感,如同《红楼梦》中的大观园,《西厢记》中的普救寺等等一样,因为有美丽的爱情故事而变得意味深长,吸引无数文人墨客情弛神往。

      《浮生六记》文曰:

    “中秋日,余病初愈。以芸半年新妇,未尝一至间壁之沧浪亭,先令老仆约守者勿放闲人,于将晚时,偕芸及余幼妹,一妪一婢扶焉,老仆前导,过石桥,进门折东,曲径而入。叠石成山,林木葱翠。亭在土山之巅,循级至亭心,周望极目可数里,炊烟四起,晚霞烂然。

      隔岸名“近山林”,为大宪行台宴集之地,时正谊书院犹未启也。携一毯设亭中,席地环坐,守者烹茶以进。少焉,一轮明月已上林梢,渐觉风生袖底,月到波心,俗虑尘怀,爽然顿释。芸曰:“今日之游乐矣!若驾一叶扁舟,往来亭下,不更快哉!”时已上灯,忆及七月十五夜之惊,相扶下亭而归。吴俗,妇女是晚不拘大家小户皆出,结队而游,名曰“走月亮”。沧浪亭幽雅清旷,反无一人至者。

      在亭上,极目四望,看见炊烟四起,晚霞灿然,一轮明月上林梢,渐觉风生袖底,月映波心,一切俗世杂念爽然消逝。此等美景,不知今日是否得见,听闻,沧浪亭历经百年,风貌与以前已截然不同,假石成山, 恐再难以见到如此美景了。

      历来不乏文人赞赏沧浪亭,苏舜钦始喜爱此处至甚,在北面构筑亭子,叫“沧浪”,他常常乘着小船,到此处游玩,曾在《沧浪亭记》中写:

      “予时榜小舟,幅巾以往,至则洒然忘其归。觞而浩歌,踞而仰啸,野老不至,鱼鸟共乐。形骸既适则神不烦,观听无邪则道以明;返思向之汩汩荣辱之场,日与锱铢利害相磨戛,隔此真趣,不亦鄙哉!

      在这里畅游,神行安适,看着这些至净至纯的事物,便能忘却一切烦恼,回头想想,那些所谓的名与利,岂能与此真趣相比。

      人易受外物的影响,如果有烦恼忧愁了,那就换一种心境吧,可以到此地一游,可以到野外走走 。静静沉思一番,也许事情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坏!

      希望有机会去看看苏州园林吧!

相关文章

  • 散文/沧浪亭

    沧浪亭 文/小曦笔墨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 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沧浪歌》是一首清新而悠扬...

  • 游记(之十二)沧浪亭

    上午去了网师园,下午又逛了沧浪亭,两座园林相距不远,却风格迥异,网师园秀丽雅致,沧浪亭儒雅庄重。 沧浪亭只是...

  • 春日里|走进苏州园林怡园(续)

    假山上有一座亭子,叫“小沧浪亭”。在苏州有一座最古老又全国闻名的园林“沧浪亭”,而这里有“小沧浪亭”引起了我的好奇...

  • 2018-03-24 忆江南之二 苏州游记三

    第三天中午是去游览苏州最有名、最具代表性的苏州园林其中之二—沧浪亭和可园。 沧浪亭 沧浪亭,是一处始建于北宋的古典...

  • 寻找园林里的书香味-沧浪亭

    周末我和好朋友一起在两位妈妈的带领下来到了沧浪亭,沧浪亭位于苏州古城区三元坊。 沧浪亭是苏州四大园林之一,同时也是...

  • 学归有光《沧浪亭记》

    【原文】 浮图文瑛居大云庵[1],环水,即苏子美沧浪亭之地也[2]。亟(qì)求余作《沧浪亭记》[3],曰...

  • 沧浪亭

    那濯缨濯足的水,只是倒影苍翠的一泓。 爬满青苔的石凳上,丝丝的风,滑指而过,茶的清香,诗的幽远,人的睿智,道的澄明...

  • 沧浪亭

    上周末只休一天,本欲在家休整,但还是忍不住外出走走,骑上单车,往离家最近的沧浪亭一行。沧浪亭刚刚整修过,重...

  • 风物蘇州:可园

    可园是苏州现存唯一的书院园林。它位于人民路,入口却在沧浪亭街上,与沧浪亭隔街、河相对。所以,游客来此处,大...

  • 浮生六记——闺房记乐

    锦囊佳句 沧浪亭 于归 子正 会稽 武林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散文/沧浪亭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hhwp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