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波斯语课》:那不是人名那是人命

《波斯语课》:那不是人名那是人命

作者: 斑马的草原 | 来源:发表于2021-03-27 01:01 被阅读0次

故事设定很妙,看到“改编自真实故事”有些震撼,以下内容涉及剧情。

二战时期,犹太人遭到德国纳粹党的全面迫害,主角犹太人“雷扎”为了活下去伪装成波斯人,恰好当时集中营的后勤军官科赫想找一个波斯人。

科赫想要一个波斯人是为了学波斯语,雷扎问他为什么,科赫说为了去波斯首都德兰黑找自己的“哥哥”,这里合理猜测应该是科赫的同性恋人,因为科赫的从军档案里面显示他并没有兄弟。而且当时纳粹党不仅迫害犹太人同时也杀害同性恋,从科赫提到恋爱,提到和“哥哥”吵架,以及“哥哥”遇到一些事得逃去德兰黑基本能确认科赫是个同性恋者。

雷扎想活下去,人都想活着,无可厚非,活下去就得好好教科赫波斯语,他每天犯愁如何编造假的波斯语,直到有天雷扎在抄录囚犯姓名表的时候突发奇想打算用这些犹太人的人名词根来创造一门“波斯语”,科赫因此记住了了2840个犹太人的名字 。

相比于主角雷扎,影片中的军官科赫角色设定更丰富。他在学习波斯语的过程里透露他生长在一个贫穷的农民家庭,小时候经常缺乏食物,加入纳粹也是因为觉得纳粹党看起来自信且自由,说明他本身也是一个比较边缘的人物,因此他没那么坏。

我不杀伯仁,我只是把杀伯仁的人喂饱。用这句话来形容科赫最合适不过了,他并不是一个典型的纳粹军官,他对犹太人没有憎恨,也不热衷于杀人。他只是不在意这一切,只做自己想做的事,如果身处的阵营不对,那么不作为可能也算作恶吧,他保护雷扎却喊其他犯人为无名之辈。

电影的结尾,科赫出逃,顺便带走了雷扎,然而他却因为假的波斯语被捕,雷扎在获救后当着众人的面,一个挨一个念出了2840个囚犯的名字。

人类的感情好奇怪。在看到科赫被抓的的时候,哪怕你知道他是一个纳粹军官罪有应得。但看到他断断续续的说出那些假的波斯语,却并没有得到回复的时候,突然非常难受,抛开家国大义和阵营对立,科赫对雷扎其实还是挺不错的,有点点心疼,那些全心全意的信任,以及再也到不了的德兰黑,和不知道是不是在德兰黑等他的哥哥。

总之这算是一部比较值得看的二战电影,佩服他们,在二战后这么多年还能找到新的方式再来拍出反战内容。我们的电影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相关文章

  • 《波斯语课》

    影片讲述了在二战时期德国纳粹疯狂追捕犹太人的背景下,犹太人吉尔斯死里逃生的故事。他被逮捕后,阴差阳错让德国军官科赫...

  • 波斯语课

    “当看到太阳缓缓落下山时,人们大吃一惊,因为天色突然黑了下来。”-Noer 这是电影《波斯语课》男主吉尔斯在纳粹军...

  • 波斯语课

    电影《波斯语课》讲的是德国屠杀犹太人期间,一位拿三文治换回波斯文书的犹太人雷扎,为了活命,谎称自己为波斯人,刚好遇...

  • 波斯语课

    故事发生在二战中的法国,一个犹太难民将要被带进集中营,当运送囚犯的卡车驶进一个茂密的树林里时,所有囚犯被德军士兵要...

  • 波斯语课

    【文·艾冰台】 曾获得奥斯卡最佳外国语片的“波斯语课”,在中央六套的佳片有约中终于完整地看完了。电影的布景和演职员...

  • 波斯语课

    发明一种语言,为了活下去 影片《波斯语课》中的主人公是一位犹太青年,他用集中营里受迫害者的名...

  • 《波斯语课》

    今天看了一部电影《波斯语课》,德国和俄罗斯合拍,反映的是二战时期(1942年)纳粹残害犹太人的故事,故事根据真实事...

  • 《孤梦幽魂》2、寒夜

    “快!快帮忙!” “去送死啊?没看到是那疯女人吗?” “天!要出人命了!” “咦,真恶心!” “那是癞瘸子?” 看...

  • 那是什么?

    那是风吗? 那不是。 那是雨吗? 那不是。 那是希望吗? 那不是。 那是绝望吗? 那不是。 那城中惘然寻觅的,是谁...

  • 波斯语课短评

    全片的故事还是令人感叹、主角能活下来真不容易。 不过在编剧上,有两处问题,分散了全片的结构。一处是两个德国官兵的感...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波斯语课》:那不是人名那是人命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hiuh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