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黄煊墨
一
镇里有个村小学,又偏又远,路还很不好走,从镇上骑摩托车去得一个小时。据说以前有个怀孕的村小老师,坐摩托车去上课颠流产了。条件各种辛苦,没人愿意去。
村小学生很少,一个年级十几个人,六个年级加起来一百个学生,都是附近少数民族家的“王大娃”、“李三妹”。要是没有这个村小,“李三妹”们肯定不读书,回家种地养猪去了。为了这一百来个阶级兄弟,再苦再累,老师们还不是得干。
村小是有固定老师的,但都是城里学校、镇上学校挑剩下的倒霉蛋,都是吃了一肚子不爽去的,教学水平不提了,反正没心思教书,只想先调到镇上,再调到城里。教育局觉得这样下去不行,村小老师能力素质差,村小的同学们就遭殃了,于是规定乡镇每年必须派出若干名教师到村小常驻,类似于机关扶贫挂职。
那派谁去呢?没人愿意去,学校就因地制宜,发明了很多方法。
第一种是末位淘汰制。每年都考核,教书教得最差的那几个,发配到村小面壁思过一年。这个方法最流行,但我觉得最二逼。教育局的本意是让教得好的老师去扶贫,你们现在是把最垃圾的老师扔给村小,这不是祸害村小的小朋友们吗?这他妈不叫激励,这叫鞭打。
镇上学校的校长可不这么想,你要我派人去,我派出去了,你管我怎么派的。再说了,好老师我当然留着自己用,村小教得好不好,关我球事。
第二种是抓阄。抓阄前回家烧点纸钱,求祖宗保佑。去庙里上几炷香,求菩萨保佑。然后各安天命。
第三种是补偿制。谁去村小,谁就是大家的救星,教师队伍的功臣。功臣用嘴巴忽悠肯定忽悠不了多长时间,给点钱最实际。教育局给去村小的老师是有补偿的,一个月两百多,纯属侮辱人格是智商。镇上小学采取的是,老师们每人每年出两百,加起来就是一万来块钱,谁去谁拿这钱。那就谁最穷谁去呗。
我觉得第三种办法最好。第一二种,去村小的老师都是被逼的,心里很不爽,满肚子火气朝谁撒?还不是村小的“李三妹”们倒霉。第三种,去的老师拿到钱了,虽说不一定尽心尽力,但心理舒畅了,“李三妹”们日子自然要好过些。
想不通的是,教育局为啥不出这个钱?
二
单单说工资,村小比镇小一个月多拿两百多,属于贫困县的我镇,镇小又能比城里的一个月多三百多的艰苦地区补贴。加起来,村小比城里学校老师一个月多五六百,那就是一千个馒头,或者六百斤土豆,够可以了吧。
你来,我把这六百块给你。
没屌用,反正没人愿意去村小,都愿意往城里跑。有能力的,考公务员,考事业单位,跑了;没能力的,考公务员,考事业单位,没考上,继续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地待着,反正“李三妹”们和他们爹妈也不在乎考多少分,读个初中毕业算是很好了。
当然不是钱没用,而是这点钱没用。教育局的领导说啦,一个月都给你们补这么多钱了,为啥你们还不去?
那你为啥不把教育局局长辞了,去村小多赚那六百块钱呢?
乡村学校的老师有一个特别突出的特点,那就是穷,所以特别在乎钱,只要给够钱,绝大多数人都愿意干。大家不愿意去村小,都想往城里跑,肯定是你这点钱只够打发叫花子。
给钱激励,就要给到有人心甘情愿去才行,给不起钱,那就别说激励的事情,还不如直接下命令,强迫,鞭打。
三
最可怜的,还是村小的“王大娃”、“李三妹”们。他们的这些名字来源很好玩。
村里有些少数民族老百姓,真是穷,住的地方都没有,有的还住在岩洞里。镇政府原来搞人口普查,不管超不超生的,报出来,都给上户口。村里信息不通,好多人都不知道,镇上得派人去一家家问。
有一次,村支书带镇里工作人员去一家,住在岩洞里,一家有八个娃,问,老大叫什么名字?答,都没名字。
现在要给你们上户口了,你们给娃娃取个名字。
不识字,不会取。
村支书说,他懂个球,男的就“王大娃”、“王二娃”、“王三娃”,女的就“李大妹”、“李二妹”、“李三妹”这么弄就行了。
四
原来搞过撤点并校,村小的“李三妹”们好多都不到镇上来读书了,辍学了。读三四年级的“李三妹”们,都能干农活了,爹妈也舍不得这个劳力,去镇上住校,周一去周五回,家里少个人干活,也少个人带弟弟妹妹,爹妈不干。教育局的人又逼着学校老师和镇政府的跑到人家家里,生拉活扯要让人家来读书。
人家读不读书,还不是听爹妈的,该辍学还是辍学。后来撤点并校又不搞了,“李三妹”们不影响做农活,也就勉勉强读了。
读了也没什么鸟用,反正“李三妹”们最多读完初中,出去打几年工随随便便嫁个人,或者直接回家嫁人。
村小的老师,大多还是混日子的,学生基础差,没心思读书;老师教学能力偏低,待遇低,条件艰苦,没心思教书。老师和学生就一起混日子。
也不是老师们不可怜这么苦命的娃,可怜的太多了,可怜不过来,再说了,老师自己都过得跟狗一样,哪有什么心思去管别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