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几位朋友在一起吃饭,大家知道我是高中语文教师后,纷纷表达了自己对语文课的印象。甲说记得语文课上猛背课文,背不会抄三遍,可现在全还给老师了。乙说:“语文课不好讲,你每天是不是就让学生翻译古文?”提到这个话题,许多人都深有同感,纷纷表示:“都这个年代了,学古文有什么作用?”还有人非让我给他交个实底,课文里挖掘出来的“深刻含义”是真的,还是老师编的。还有大部分人都表达了对作文的“深恶痛绝”之感,也有个别人说自己不怕写作文的,“编呗!”每次听到这些,我都笑笑算作回答。
因为我,真的,有点,无话可说。
语文这是怎么了?怎么只给人留下这些印象?我们不是还一直以“启发思考、引导智慧”自居吗?
还是得从我们自身找原因。阅读、写作、理解,在语文这一学科中本来是个性化的,我们却用同样的教学环节、类似的教学设计、规范的答案标准、相近的思维模式限制、束缚了学生在这一学科中的个性发挥。当他们把其中死记硬背的所谓知识在多年风雨历练中抛诸脑后的时候,语文留给他们的就只有繁琐的记忆、割裂的分析和编造的谎言了。我们不能把教育的理论和教学的目标普及给所有非专业的学生、家长,事实上很多时候我们也只是机械模仿、纸上谈兵、拾人牙慧罢了。
其实,我们一直都在寻找出路,即使这个过程极为艰难。我的教学理论和实践水平只允许我追随着前辈的脚步进行力所能及的探索和学习。我也许不能说出什么新鲜的内容和理论,但我也有自己肤浅的一点看法。
我觉得语文课应该是“轻松”的。
欣赏优秀的文章本就是一种享受,享受的过程就是轻松愉悦的。语文教材中的选文的经典性是毋庸置疑的,其广泛性和深刻性也是公认的。但这些文章是否都能切中时代的脉搏?是否都贴近高中生的生活?其中所蕴涵的思想是否能和学生产生共鸣?那些高妙的艺术技巧学生能不能体会?了解了会不会用?如果学生以后不从事相关行业,会不会觉得这一科的实用性不强?文本中阐发的问题能否引起学生讨论的兴趣?这些都是我在教学中产生的疑问。如果这些疑问一直存在,语文课上的“轻松”从何而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没有“美”的体验,没有学习的动力,又如何能有进步呢?
此时,教师的作用和功力就显现出来了。课本中的优秀经典篇目要学,还要学得透彻,但同时也要扩大学生的阅读范围,让学生接触更多、更好、更新的作品,阅读他们爱的、流行的作品,哪怕其中有一些是我们所认为的“三无”作品,也可进入我们选择的视野。这就好比穿衣服一般,“地摊货”和“专卖店”都穿过,有了比较,才知道谁的品质更胜一筹。学生接触了各种各样的作品、作家之后,会很自然地就选出有生命力的文章。但这需要一个广泛阅读的过程,不能寄希望于分析几篇课文就想“笔落惊风雨”。
只有“读”当然不够,还要“说”,要畅所欲言。通过师生和生生与文本的对话,解答学生心中的疑问,提高学生的认识,拓展学生的视野,最终达到提升语文素养的目的。
如果学生能看自己爱看的书,说自己想说的话,也许语文课的这种自由空间会让他有不一样的感受。许多文学家不都是从囫囵吞枣的阅读开始自己的文学之路的吗?
只有“轻松”还不够,语文课还应该是“充实”的。
过于追求“轻松”,会让课堂松散,教学没有中心,所以要让学生有事可做。教师可以给学生设计多样化的、力所能及的任务,让学生在课堂上不觉单一、枯燥,反觉有趣、丰富。一篇文本,学生先全情投入地读,读后可以毫无顾忌地说,说完能酣畅淋漓地辩,辩过愿洋洋洒洒地写,最终会如饥似渴地盼望着下一次阅读、下一次学习。
如果语文课能让学生感到既轻松、愉悦,又充实、丰富,恐怕会受欢迎得多,高效得多。
但也许这只是一个努力的方向,语文教师身上也有很多不得不面对的压力。成绩、升学率的大山面前,就算老师有做先锋官的勇气,学生和家长能理解这种没有所谓“题海战术”的教学过程吗?学校能允许这种一时看不到结果的教学方式吗?人说教育是“百年大计”,可给高中老师的时间却只有三年,那“要成绩”还是“提素质”,该“快”还是该“慢”呢?我不得而知。谨把心中的困惑和收获写于此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