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点同时得罪三位大佬

作者: 涓涓语 | 来源:发表于2019-05-22 22:31 被阅读39次

今日陷入一场似乎无止尽的泥潭里,差点得罪了三个大佬。

相关人员有:我,总部经理A,公司元老B(英文笔译员),公司元老D(外勤老江湖)。

前一天,客户的一封邮件,戳破了我们貌似完美的报告。

那时准备下班,我快速对比着看了原始的中文报告和翻译的英文报告后,发现有特别大的出入。中文报告的一些词语指代不是很清晰,于是打电话给做这个case的外勤同事D了解,他很不耐烦,简单回答了问题后,说“我所有的都写在中文报告里了,难道还不够清楚么?”所幸这次我能按照自己的思路去跟他求证了,很快疑问就解开了。

于是回复了总部经理A,说跟D确认过了,并附上正确的内容。

以为这事可以结束了。第二天,经理A回复给了我他改良的版本,又叫我跟D讨论。

他改的版本又跟我的意思有些偏差,即第二个问题的回复貌似说不大通。如果他只是说给我看下就好,我就没想太多。可他让我再跟D讨论!这是为何呢?

不久,翻译报告的B也回邮件了,说他翻译得不够确切,并改正了。可我发现改正后的表达依旧没有跟最初的报告保持一致,最多只能算是沾边。他可能是过于解读原版的中文报告了,按着字面意思去翻译,看似严谨,却没理清逻辑,不小心把一重要信息弄颠倒了。

所以现在有:我回复的第一个版本,经理修改的第二个版本,翻译员也修改的第三个版本。总是不能全部一致!

经理在催我,说等我答复。

翻译报告的B貌似是个脾气温和之人,可任何人任何事惹到他他都会发飙,用英文骂人的话一句比一句经典,公司里大部分人包括领导和老板都见识过。之前我也遭殃过一次。因此一定要考虑他的感受,和最好不要得罪他。

但主要问题出在他的翻译,我只能找他。可能是因为新上任后的第一次这番正面接触,也可能是他累了(他在家上班,作息时间不固定),或他可能真的不想理太多事。给我的解释是语言这东西,报告里没确切说明的话,有时理解会有偏差。最后也说了,那就按你们理解的吧。

关于这个case的另外一个问题,他说了一两句后,就长篇大论起来,还附加上他曾经在那个行业的工作经验。在我看来,都跟客户的疑问没多大关系的,怎么提醒都没用,他一直在转圈子。

我说不过他,只能说我再跟写报告的D确认一下再回复他。经理不也是叫我再跟D讨论的么?

把文字草稿都写好了,准备发给D。但他不耐烦的语气立马钻到我脑子里。假如又烦他,他很大概率会心情不好,所以缓了一下没有发出去,因为我还没理清如何处理这问题,和尽量不想得罪任何人。

吃过午饭,跟鼠讨论我这问题。

他立马批评我要找写报告的同事D再问这事。真相是他已经跟我确认过了,而且报告里也写得清楚了。以这个为基础,再去一一协调。

顿时恍然大悟。于是很快处理了问题。

跟经理A解释事实就是那样,经理也是对的,翻译员也同意这事实。对于另一个问题,本来打的字,大意为您修改的文字表达感觉换回我原先的表达更精确一点。忽又感觉这是在挑经理的刺,也不好吧。

想起翻译同事B都把自己的过往职业生涯搬出来佐证这个case了,虽跟客户的问题没对上,但不要一次性得罪他们两个人吧。而且他们的表达虽不够精确,但影响不大,为了转移客户的注意力而已。于是改为说翻译同事的意见也可以,最终参考经理您修改过的这份就好。

这过程中,我还忘了的一件事是,应该围绕经理修改后的版本来讨论。他改了我的表达,肯定有原因的,和肯定是更好的,他不过是为了把我们的错误率降到最低,不至于给客户留下坏印象。这可是我要学习的漫漫长路啊。

所以,以真相为基础,以领导为中心,就有了足够稳固的支柱,才能不断添砖加瓦解决其他问题。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差点同时得罪三位大佬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hnpz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