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某老师执教的《 》,是一堂优质的 课。在某某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学到了 。下面我将从“学—教—评”三个维度谈谈谈我对这节课的思考。
这节课做得出色的方面:
一,学习目标清晰,学生参与度高
素质教育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展。在这节课中,学生用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的方法,学了 ,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达成了学习目标。
老师秉持“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实践了罗杰斯的有意义学习理论,把学习和学生的愿望、兴趣、需要有机地结合起来,激发并维持了学生对 的学习动力。 在课堂中,老师真诚地与学生交流,耐心倾听学生发言,创设了积极的、能促进学习的课堂气氛。因此,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很高。本节课上课人数 人,25分钟的课堂教学中,有 人回答问题。其中,涉及 的重点问题,有 人参与回答。且答案与教学目标极为匹配。难能可贵的是,学生不仅学到了新知识,还将新知识与旧经验相结合,形成了更为完善的知识结构。这一学习过程和结果符合奥苏贝尔的认知结构理论。
二、教学方法多样,教学效果显著
本课中,教师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设计了 等教学环节,用情境教学法/讲授法/谈话法/演示法/练习法等教学方法,教授了 的相关知识和技能。教学过程生动有趣,环环相扣,结构合理,严密有序。
课堂提问尤其精彩。首先,问题设计合理,提问的目的明确,紧紧围绕教学目标,突出教学重点。教师能够根据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设计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问题。如: 等问题。这种难易适中、深浅适度的问题是学生“跳一跳能摘到的苹果”。问题具有挑战性,答对了,学生会有成就感,答不对,也不产生挫败感。其次,问题之间紧密联系,循序渐进,且提问的形式多种多样。如 问题,学生最初不理解,老师换了一个问法,学生就恍然大悟,领会了老师的意思。
三、评价多样,评价及时有效
新课改所倡导的评价是发展性评价,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发展。在本堂课的教学中,老师采用了随机口头评价的方式,对学生在教学各环节中的表现进行了及时评价。如,在学生回答 问题时,老师嵌入了一个评价: ,评价过后,学生受到激励,鼓起勇气,答完问题。这就是这个学生在老师评价过后的进步。问题回答完之后,老师还进行了总结评价。老师的评价肯定了学生的优点和进步,指出了学生的不足和改进方法,让学生了解了自己学习的情况,调整学习策略,提高了学习效率,如 环节,老师评 。收到老师的评价,学生 。这是对学生学习最及时有效的反馈。老师的评价促成了教学目标的达成。
整体看来,本堂课十分出色。但是,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没有一堂课会是十全十美的。下面,我将提出几点想法以供商榷:
一、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相对有限。在 环节中,教师的主导作用过于明显,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虽然学生的参与度较高,但教师没有关注到个别学习能力较弱的同学,导致这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了游离的状态,影响了他们的学习效果。
三、教学过程中,部分内容的教学速度过快,比如 ,可以放慢速度,让学生练习几次,再进行演练,效果会更好。
四、教学环节之间的过渡不够自然流畅,提问次数过多等问题影响了教学的整体性和连贯性。
五、评价主体没有提现多元化。只有老师对学生的点评。还可以加入学生自评、互评等。
这里给出一点不成熟的建议:
(给方案,在哪一个环节,可以怎么做)
总体而言,老师这节课的效果达标,符合学生需要,老师与这个班的学生学习融合度很高,是一节精彩的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