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书随笔:《魔鬼经济学》第5章 如何成为完美父母

读书随笔:《魔鬼经济学》第5章 如何成为完美父母

作者: 赵美洪 | 来源:发表于2020-05-04 20:27 被阅读0次

    怎样才能成为完美父母?

    赵美洪

    01

    本章突然转向更普遍的话题:如何成为完美父母?

    当下,家庭教育专家众说纷纭、素质类培训课堂方兴未艾、义务教育改革中的标准进一步明晰。如:中国小学的新课程改革后,《语文课程标准》规定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当前的课本字数仅40万)。每个不同的家庭背景不同,对学生的期望却千篇一律:不仅学习成绩好,还要培养孩子良好的品格素养。

    作者列维特的第一个孩子在不到一岁时因肺炎夭折,对家庭教育的研究始于他和妻子珍内特参加伤心父母支持小组时获得的一个惊人的发现:很多孩子是在游泳池溺水而死。

    作为经济学家的敏感度,他突然意识到当一个孩子溺水而死的时候,这个事情并不会引起人们的关注,而如果有孩子因为中枪而死的话,这件事情立即就会成为大新闻,这件事情耐人寻味。

    游泳池会更容易被人们忽略,而枪伤却会引起父母们的关注,为什么?

    因为被枪伤后的场景与情绪带来的恐惧感远远大于游泳池。更让人难以置信的是,儿童安全领域的大多数发明都跟即将面世的新产品有关,比如汽车儿童座椅。

    成为完美父母,就要先从保护孩子开始。

    02

    父母在孩子性格养成中到底有多重要呢?

    现在有一个非常时髦的词叫“原生家庭”,指的是从小长大的家,有爸爸妈妈,也许还有兄弟姐妹的第一个家。

    书中说道:“有些父母非常出色,他们非常聪明,而且在自己的孩子身上投入巨大的心力,可是他们的孩子却误入歧途。但有些孩子虽然他们的父母并不合格,可他们却最终获得了成功。”

    在第5章讨论过两个男孩,一个是白人,一个是黑人。

    白人孩子生长在芝加哥郊区,他的父母聪明强壮,有进取心,而且非常重视家庭教育。

    而黑人孩子则生长在戴顿纳海滩,他母亲在生下他之后就离家出走,他经常受到父亲的殴打。十几岁的时候加入帮派,成为一个全职流氓。

    最后这两个孩子命运是怎么样的呢?第2个孩子如今已经27岁了,他的名字叫小罗兰·菲利叶,现在是哈佛大学经济学家,专门研究黑人问题。

    那个白人孩子也进了哈佛,可没过多长时间,他就走上了一条自我毁灭的道路,他的名字叫德·卡扎恩斯基,他是一位数学天才、著名的恐怖分子,号称“邮包炸弹手”。曾用邮包邮递炸弹的方法在美国制造一连串爆炸事件,其中某次被认为是美国历史上最为恐怖的5次恐怖袭击之一。

    所以,原生家庭好就能保障孩子一定成功吗?

    不是。反之亦然。

    但这并不代表作为父母可以不必努力学习成为好的父母。

    03

    哪些因素对孩子的成绩有紧密联系?

    我们不得不承认:父母没有自己想的那么重要,甚至小伙伴们对孩子影响还要重要一些。根据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美国教育部发动的一场声势浩大的儿童早期纵向研究项目进行了回归分析,黑人儿童和白人儿童之间的实际差别,在他们进学校的时候就已经消除了,而拉开两者差距之间的原因非常困难,而且复杂。

    书中研究的结果显示:有8个跟学生分数高度相关的因素。

    学生的父母受过良好教育

    学生的父母有着很高的社会经济地位

    生的母亲是在30岁或30岁以后的时候生下第1个孩子

    学生出生时体重较轻

    学生的父母在家说英语

    学生是领养的

    学生的父母参加了PDA

    学生家里有很多藏书

    8个跟学生分数没有任何关系的因素:

    学生的家庭非常和睦

    学生的父母最近刚刚搬到一个比较好的社区

    学生的母亲在孩子出生后到上幼儿园的这段时间没有工作

    学生参加儿童发展起步计划

    学生的父母经常带孩子去博物馆

    学生经常被打屁股

    学生经常看电视

    学生的父母几乎每天都给孩子读书

    即使美国的教育制度和我们存在天壤之别、但在学分的要求,并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大的差距,美国的学子们也需要通过考试竞争入学的名额,通过认真学习拿到相应的毕业证。

    Liu &

    Xie(2016)使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这一项有全国代表性的调查数据,分析了家庭背景对子女教育成就的作用机制。

    在这项研究中,子女的教育成就通过其字词测试得分来衡量,而家庭的经济资源包括家庭年收入、家庭财产、教育支出,家庭的非经济资源分别是家长的教育参与、教育期望以及家庭环境。

    其中,教育参与提问了受访家长在子女日常学习中的关注程度和参与状况,比如,“您经常要求这个孩子完成家庭作业吗?”家庭环境是访员对受访家庭教育氛围的判断打分,比如,访员对“家庭的环境(孩子的画报、图书或其它学习材料)表明父母关心孩子的教育。”这一情况打几分。

    研究发现,与以往基于西方社会的研究不同,在中国社会,家庭的收入与教育投资并没有对儿童的字词测试得分产生显著的影响;家庭非经济资源的作用更加显著和突出。

    总的来说,家长的教育参与越多,教育期望越高,家庭的教育氛围越浓厚,孩子的字词测试结果越优异。

    中国孩子的学习问题,为什么是全国、全家都十分上心呢?这可能与中国几千年来的文化中“重文”的情况有关。西汉武帝,董仲舒以儒家思想为基础,融合阴阳家、法家思想。把神权、君权,父权、夫权联系在一起,形成新儒学思想体系。认为人君“受命于天”进行统治。应该遵循天道,实行仁政,这种学说刚好适应汉武帝“大一统”事业的需要,于是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从政治上开始确立其主流、正统思想地位。隋朝开始的科举制度,导致古代人更多喜欢寒窗苦读,考取功名,从而能够施展自己的抱负,而且随着宋朝重文轻武的国策,导致这种现象愈发的多。

    根据我个人发现,中国家长采用的是最有利提升成绩的“直升机”模式,这个名称是来自一些孩子对家长抱怨,说他们像直升机一样天天在面前盘旋,并且唠叨他们。

    孩子的作业必须要家长检查并且签字确认过,每天有关于学习的规则,比如做完作业才能出去玩耍……成绩好坏与家庭成员关系不成正相关,但与遗传影响较大。如果家长的社会经济地位较好,获得的资源、可选择好学校的机遇、更多扩展视野的机会都有利于学习成绩提升。

    有钱能让学习成绩更好吗?我认为不能,尽管经济条件,是一项外在环境中很重要的保障,但最终孩子成绩的提升有赖于他对学习的兴趣和本身的条件。

    如何做一个完美家长呢?其实不在于要有多少的约束与管理技巧,而在于要努力做好父母的这个角色。自己言传身教、以身作则才是“无为而治”。想要“别人家的孩子”,自己也得当好“别人家的家长”。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书随笔:《魔鬼经济学》第5章 如何成为完美父母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htug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