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更1221‖聊聊“课外阅读”这个话题吧
文‖张爱敏
一提起“课外阅读”,脑海里涌现出几个问号:何谓课外阅读?课外阅读读什么?怎么读?为什么要进行课外阅读?课外阅读有哪些实施方案、策略?在实施课外阅读的过程中,教师如何最大程度的发挥引领作用?又如何携手家长,引领孩子踏上阅读的快车道?我们在课外阅读教学中最成功的做法有哪些?
01何谓课外阅读?
所谓课外阅读,是相对于课内,相对于教材文本而言,就是学生利用上课以外的时间,去阅读报刊杂志等,并有所会意。这是一种由学生自主地有选择地去获取大量信息的学习活动,好比生活的自然阅读;这是一种为需要而读,为获取信息而读,为实用而读,为兴趣而读的自由自在的阅读;这种阅读关注的是文字、文学、文化,是对个体精神生命的提升,并潜移默化地受到语言熏陶;这种阅读是灵活而开放的,是自主而合作的,是富有趣味的,有时是有专题引领的。
02为什么要进行课外阅读?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孩子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也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作为初中语文教师,深深地体会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并非一日之功,它得益于课内,更依托于学生大量的课外阅读。“胸中贮书万卷多,脚下行程千里远”,“腹有诗书气自华”,可见阅读的重要性。
宋代学者朱熹有曰: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源头活水”就是源于课外广泛的阅读。现代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也曾谈到课外阅读的重要性,他说“回忆自己的学习过程,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的比例大约是三七开,也就是说百分之七十的语文素养得益于课外阅读积累”。由此可见,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已是古今中外有识之士的共识。
同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9年课外阅读总量达到400万字以上,阅读材料包括适合学生阅读的各类图书和报刊。在第三部分也对阅读教学及课外阅读提出具体的建议:
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味。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关注学生通过多种媒介的阅读,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优秀的阅读材料,加强对课外阅读的指导,开展各种课外阅读活动。创造展示与交流的机会,营造人人爱读书的良好氛围。
因此,在新课改背景下,充分开发和利用各种阅读课程资源,实现课内外阅读教学的衔接和整合,并加强对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激发和阅读方法的指导,力争借助丰富的人类文化精品滋养学生心灵,开阔学生眼界,提升学生素养。
03中小学开展课外阅读的策略
纵观目前中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特别是农村学校,并不容乐观。一是在阅读兴趣、阅读习惯与阅读量上都与一线城市存在较大差距;二是家庭阅读氛围不够浓厚,投资比例失调,关注物质多于精神层面,阅读书籍和阅读时间没有保障,学生独立阅读与思考的能力正在退化;三是学生在校期间,课余生活丰富多彩,再加上课业作业负担,学生课外阅读时间的比重也大大减少。长此以往,必将导致学生独立阅读能力退化,思维迟钝,智力功能萎缩,从而使得品德弱化,人文精神失落,国民素质下降。
那么,如何让课外阅读真正落地呢?这需要家庭、学校、社会三方携手,让课外阅读真正落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