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要做的不是写一篇记叙文,讲述“我过去干得有多好”,而是要写一篇议论文,证明“我配得上新的需求”。
所以咱搞明白了,这就是一道证明题:公司的标准是什么?我过去干的这些这事里面,哪些能证明我符合这个标准?只要我完成了这个证明,那我就应该通过这个考核。
所以,晋升材料= 标准 + 工作证据 。
明白了这个目标,回头再看看我们当时纠结的那个问题,还用纠结吗?一件事值得写还是不值得写,就看它是不是能证明“你符合这个标准的要求”。
我们来具体说说怎么写。公司大概率会给你一个材料模板,不管这个模板怎么定,本质上你都需要回答三类问题:
- ----第一类,过去,过往的工作重点。
- ----第二类,现在,你对自己的自我评价。
- ----第三类,将来,下一步怎么计划。
现在:自我评价
先说第一个,现在,也就是自我评价。“评价自己”这件事确实挺难的,想留个好印象吧,也不能随意夸大;过分谦虚吧,也怕领导真觉得我不行。下结论本来就很难,给自己下结论,那真是下笔千斤重。一般到这儿我们会怎么写?可能就开始给自己贴标签了:我管理能力强,带了多少团队。我业务能力强,完成了多少指标的业绩。我责任心强,解决了多少问题。
但是,回到晋升材料的写作公式。想要完成证明题,就得让读者相信一件事:我已经达到了这个职级要求的能力标准,或者这个岗位的要求。所以,自我评价不是贴标签,而是 扣标准。
这个标准怎么扣呢?稍微成熟一些的公司都会给自己的员工设计能力标准。比如在腾讯,产品经理的大级分成 1 到 5 级,大部分人到 4 级就很厉害了。那我们就拿腾讯举个例子,来看看每一个级别的产品经理会对应什么样的标准呢?
3级:可以指导别人完成专业设计。4级:能理解产品整体,能大胆创新。5级:那得是一个行业专家,能主导一整个系统的设计。这是腾讯的标准,每个公司也会有自己相对应的标准。
有了标准之后,你就好写了。怎么写呢?假设你现在是从2级升3级的关键时刻,那你就可以这么写:我想要晋升的3级,要求是能辅导别人完成设计。我有什么辅导过别人的经历,或者我有一套如何辅导别人的方法论。这样写,就是在有的放矢,证明自己能力确实是合格的。
其实话说回来,公司没有,这恰恰是你的机会,你可以自己去定义你这个专业岗位上面成长的台阶分别是什么。这个问题也不用像 HR 那样拆得那么专业,你就以你现在为核心,往下往上各找补一级,定义出三级的台阶就可以了。
有了三级台阶,一方面能定位你在组织里的能力,另一方面还给自己列出了下一步的成长方向。
过去:工作成果
我们来说第二部分:怎么给证据,这也是晋升材料的核心。怎么去呈现我过去的工作重点呢?
一说到写成绩,很多同学就特别诚实,写得满满当当:我完成了某项目。我完成了多少业绩。我的用户满意度提高了3%。然后,按照时间轴拉出一个老长的清单,就怕漏了一件事。这个心态是什么?“你看,我干挺好,我干了这么多事,有功劳还有苦劳,我就配得上升职加薪。”但是领导是这么想的吗?评委会这么想吗?他的思路是:你过去干得如何,公司给你发工资了,但是“过去的成绩”不能完全等于“你未来也能干得好”。你能在新的职级上,新的岗位上,也能干得好吗?新岗位、新职级可是对你有更高的要求。
正确的心态是什么呢?我们是来完成一道证明题。既然是证明题,哪件事讲,哪件事不讲,就有了判断标准,就看这件事能不能作为“我满足下一个要求”的证据。
还是拿我们刚刚说的腾讯的例子:2级升3级,就得有辅导别人的经历,必须拿出一个这样的工作成果来,比如:我曾经成功带过什么样的新人。我带过什么样的实习生,他后来成功转正了。我曾经花四个月辅导一位新入职的产品经理,完成了一个模块的产品交付。有了这样的证据,说服力就提升了。
这儿还有一个加分项:你可以把这个证据写得更加精彩,写出亮点。我给你支两招。
第一招,成长法。你可以这样写:你从 A 状态成长到了 B 状态。比如:
年初,我能够独立完成 App 的设计方案;到了今年年底,我已经可以开始把这套方法辅导给别人,也帮助他能够自主完成 App 的设计方案。
有起点,有终点,那你的成长线就很明显了。
第二招:沉淀法。你可以写:成长过程中你沉淀下来了哪些经验?比如:
我花 4 个月时间辅导一位新产品经理完成设计。过程中,我沉淀出了这一类的工作流程手册,为公司积累知识资产。
这也是你能力成长的证据。
将来:成长计划
很多同学写晋升材料,其实有一个问题很难处理:我干得不好的那些事,或者我能力上的短板,我应该怎么写?完全不行不行?完全不写你就等着被提问吧。那应该怎么处理呢?应该变成 我们成长的课题。
首先,咱们放平心态:人无完人,不管是晋升还是竞聘,也没有任何一个人会要求你每一个要求全达到,我们一定是有优势和劣势的。劣势,咱也别害怕,必须要补齐的问题,就应该成为我们成长的课题。所以,我们就应该有一个部分叫做:未来的成长计划,这还是锚着 职级要求来说。特别重要的要求,但是我们还存在不足的地方,它就应该变成我们成长计划的目标。
比如,再往下一级,公司对你的要求可能是“会估算经营成本”,那你的成长计划里就可以加一条“学习经营、财务、会计类的相关专业知识”。
写未来的计划一般得有两个部分:你 工作上的推进计划,以及你的 个人成长计划。
应该怎么才能写出彩呢?很简单,就是一个朴实的道理:动嘴不如动手。什么意思?比如你的计划是:
学习经营财务相关的知识。你就可以再加一句:要学会估算成本,首要问题是建立经营观念。我报名了一个线上的经营管理训练营,学习相关知识已经持续三个月了。我还有一份针对我们部门的学习报告,我放在附件了,也请各位老师查阅。
你看,这么写成长计划,你只用定义一个小小的问题,然后再拿出一个小方案。有了这个动作,马上就能让评委刮目相看,因为你已经开始行动起来了,已经比别人走在了前面。
好,如果你还有问题,实在是想不出成长计划怎么办呢?我再给你支个招:问领导,上个请教。这可不是让你拿着自己的晋升材料让领导填空,我们稍微转换一下问题:“领导,你平时老说我项目管得不好,请问一下,我应该怎么提升我这方面的能力呢?您对我有什么建议吗?”你看,这么一问,就显得你特别上进、进取,而且领导稍微一指点,你的成长计划可能就有很好的方向了。
总结
晋升材料无非就是三个问题:
第一,“现在”的问题,怎么评价你自己?我们要锚着 职级对我们的能力要求来写。
第二,“过去”的问题,我过去的经历怎么呈现?它应该变成我们证明自己具备水平的相关证据。
第三,“未来”的问题,我未来如何成长,如何发展?这个地方想写出亮点,最好能够给到一个小行动。
这三个问题怎么回答,我给你准备了模板,你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找助教去领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