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拿来一本书《好工作是设计出来的》,书籍比较厚,前言里就写了读者的疑问,如果没有时间看书的话,请作者给出几句有帮助的话。作者给出的第一句话就是:“先认识世界,再认识自己。”
我们常常听到的不是要先了解自己吗?当我们足够了解自己以后,不就可以更好地了解世界了吗?
我最喜欢的一句话是希腊神庙的石碑上写的:“人,认识你自己。”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把这句话作为行动的指引,遇到争吵,想想自己在这个过程中因为什么才引发出这么大的情绪,觉察自己的情绪起落,从而让自己可以更好地应对下次的情况。
成长往往是在链接中迸发的
但只了解自己就足够了吗?从个人经验来说,让我的认知得到很大提升的一次机会,反而是一次与外界链接。
有一年趁早与果壳网一起合作了一次线上活动“百日大作战”,就是现在各个社群活动的大集锦。有各种各样的线上打卡主题,比如常见的写作、演讲、英语、思维导图,还有运动、电影赏析、穿搭等等。那个时候社群刚兴起,绝大多数人都没有参与过这类活动,于是活动刚开始,趁早星人以及一些热爱学习的小伙伴都兴奋的不得了,感觉每个主题都想参加。我也是狂热粉丝一枚,对这些主题都很好奇,于是一下子报了四五个打卡项目,每天下班后就是各种学习打卡,有时候为了打卡还会熬到大半夜。
独自学习的过程是一个可以发现自我,提升自我的绝佳机会,而一群人学习除了提升自我外,还可以提供一个他人的好机会,面对同样的事情,每个人的出发点不同所理解的也就不同,在社群中的沟通就让彼此获取了来自不同角度的认知,你会发现,哦,原来还可以这样。
世界和自己,究竟需要先认识谁?了解世界才能更好地了解自己
说回刚才的话题,为什么我们要先了解世界?
作为社会的一份子,你可以选择闭门造车两耳不闻窗外事,但没有多少人愿意这样,更多的是想要在这个社会好好活着,不成为社会的边缘人,第一步就是先了解自己在这个社会中的坐标。
只有了解了所处世界的模样,以及自己在社会中的坐标,才能更好地定位自己努力的方向。
老妈给我讲过一个故事,她做的保险主要面对的是农村市场,团队里的人员也都是农村出身。有一次她带一个团队的新人到县城里学习,学习之后那个新人坐在外面哭了起来。问了才知道,原来这是她第一次到县城,她哭着说:“原来县城是这样的,县城真是太好了!要是能住在这样的地方就知足了!”老妈听完之后甚是感慨,一个从未踏出过村子的人,看到县城就觉得县城太好了,如果她去了市,去了省城,去了北上广深,她又会是什么样的感想?又会对自己的人生做出什么样的规划?
世界和自己,究竟需要先认识谁?了解世界比了解自己容易地多
了解自己并不是一个容易的过程,甚至是一个痛苦的过程,有时候是要揭开伤疤来找寻内在的痛点。比如说,为什么有些人的行为总是能够引发你的情绪起伏,或许是童年的阴影,或许是认知的偏差,找到不容易,找到了调整更不容易,需要的是时时的觉察。
但了解世界就容易地多,比如说去旅行,比如参加各种各样的活动,结实不同的人。如果线下的成本高,可以参与一些线上的,社群也好、各类学习平台也好,只要能帮助你开阔眼界的都可以尝试,当然也需要在时间精力金钱都可控范围内。了解世界的好处在于,当你接触了越来越多的人,了解了不同的活法,或许你正处在困惑中,而别人不经意的一句话就可以让你茅塞顿开。
世界和自己,究竟需要先认识谁?认识世界,不是让你只充当看热闹的旁观者,而是要做一个懂得搜集信息、筛选信息为自己所用的捕猎者。了解世界是指引,了解自己是根本。
当你茫然无措时,不妨先认识世界,再认识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