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坚信自己是个效率派,也感觉提升效率是一个人专业的表现。一直以来也是以这样地信条来要求自己的。但是,这两天来,我突然对高效率有点怨气了。搞什么高效率呀,在一个职责不清晰,全凭领导一句话的情境下,那还未必是好事。特别是,只在派活的时候找高效率的你,但涉及绩效或者给钱的时候,却是要搞均衡的那种。

这两天任务很杂,可能是和自己多角色的原因相关,两边角色都有不同的任务,然后我就忙完这个忙那个,一边做,还一边想想怎样能做得出彩一点。
赶着把事情做完,又来一个职位比我高的人,说是让我帮忙看英文翻译。为什么呢?就因为我之前做过翻译,我似乎就没有理由推脱。一般情况下,个别伙伴直接把邮件发我,我抽时间恢复,也就15分钟能搞定。但因为那同事是用来面试答辩的,准备地很认真,担心只是看文本,我会不能理解具体含义,于是就约了个时间,找个会议室逐一过一下问题。这一过就是1个多小时。这还是前一天和我预约时间,从昨天开始,这件事就像一个小乌云般飘在我的脑袋上。虽然我委婉地拒绝过,可人家听不出来,我这也是盛情难却。我只能在心里默默地祈祷,下次别再因为英文的事情找我了。这不是我的工作呀。我在心里暗暗下定决心,以后的拒绝还是表现地明显一点好了。
早上完成会议组织和材料收集,参加了一个培训,下午完成会议纪要,随后就是一个小时在会议室里沟通和改英文。也还是有个小收获的,那就是知道了一个用苹果系统的伙伴,可以后续请教MAC的使用功能了。有得有失吧,虽然心里不愿意,但做了也是有好处的,下回要多些心理建设。
手头上的事情感觉真的是一件接一件的,本来想着用好这段适应期的时间,把手头的工作做得熟练一点,质量提高一点。可同事带来的消息,又让我一下子被霜打了一般。原来,领导还是要让另一个共事的同事去本部帮忙,虽然说有些工作让同事带过去,可毕竟有些工作是没法远程处理的,那也意味着那些是我的活。好不容易从3个月前的笨拙期勉强存活过来,现在又要承担额外的一些工作,最为让我发憷的是那些名目繁多的会议,一个月至少又多4个会,还有一些是要手写会议记录的,我的小心脏一下子真的有点受不了。
现在感觉,自己之前并不是效率真的高,而是因为手头的事情明确且能自己安排时间。一旦接了额外的活之后,我估计再也无法高效,及时真的做到了,那也是一件接一件没完没了的行政事务。如果工作没有尽头,那高效有什么意义呢?
不喜欢当陀螺呀!
现在又回到了效能VS效率的老话题了。如果方向是错误的,那效率如果越高,其实错得可能就越发离谱。
在一个固定的体系里太久,思维就容易被极大地限制,是时候多些思索和实践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