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语录合集,是儒家文化的代表作。儒家思想以“仁”为核心,主张人应该学会“爱人”,统治者应该实施“仁政”,以德为政,方可实现“天下为公”。我的老师说过:“《论语》是一本“入世”的书,如果我们那一天正式进入社会,建议我们手上持一本《论语》。”因为里面讲述了不少为人处世的道理和方法,让我们学会如何生活。
学而篇的第一句话说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上学的时候,我对“习”字的理解是复习。学到的知识,在适当的时候复习它,不也快乐吗?
但杨伯峻译注中写道,“习”在古书中还有实习、演习的意义。结合周朝的社会生活和教育,“习”字应该理解为实习、演习,结合“学以致用”的观点,“习”字可理解为实践。正所谓:“用到的知识才是自己的。”这不正是一直以来学习知识希望达到的目标吗?在电视剧《大长今》中,长今在学习做菜的时候,不仅能够背下各种蔬菜、调料的搭配知识,还能将这些知识应用到实践上,她的师傅、上级和宫里的主子对她的料理赞不绝口,尽管她有一定的天赋,但在后天的学习上,她比其他人更加用功。长今受到了广大观众的喜爱,在我心中,她也是一个学习的榜样。所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话背后的含义不正是来源于此吗?
与西方侧重理论知识相比,《论语》强调行为的重要性。学而篇的每一句话都在强调个人要如何在社会生活,孔子希望人在社会上能做到“仁”,“仁”在行为上的定义则包括孝顺父母、敬爱兄弟、对朋友言而有信、真诚待人,做事竭尽全力等。我发现,“仁”所包含的这些行为准则,在我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都有体验。部分行为也是我们一直提倡和认可的社会行为规范。
《论语》也注重德育的重要性。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后生小辈在家孝顺父母,在外敬爱兄长,说话诚实可信,少言寡语,博爱大众,亲近有仁德的人。这样实践过后,如果有剩余力量,再去学习文献。也就是说,人要先做仁人该做的事情,再去学习知识。强调了做人比学习知识更为重要。这让我想到了现在社会上出现的“熊孩子”、“高分低能”。若要追究其产生的原因,其中一项应该有家长和老师对其德育教育的忽视吧。
读《论语》的过程中,我时不时地反思平时为人处世的观念和行为。如果一个人不愿意认真生活,热爱生活,那么他也难以得到家人的理解、朋友的关爱和上司的认可。两年前的我好高骛远,爱想一些不切实际的目标,因为不满意现在的生活,我对自己的生活不予重视,家人的职责和规劝,朋友的忽视不满和上司地指责让我难受至极,有一段时间,我甚至完全否定我的存在。
当我开始接受现在的自己时,《论语》告诉我我应该如何认真生活,观察和感受生活带来的美好与无奈。当我开始改变,关注,经营现在的生活时,我的家人、朋友同事和上司对我的改变感到欣喜,而且我也开始关心他们。而我也学会了如何脚踏实地,经营我的生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