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角儿·开时似雪
亳社观梅
晁补之(宋)
开时似雪。谢时似雪。花中奇绝。香非在蕊,香非在萼,骨中香彻。
占溪风,留溪月。堪羞损、山桃如血。直饶更、疏疏淡淡,终有一般情别。
注释: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与苏轼接近。
盐角儿:词牌名,《碧鸡漫志》云:“始教坊家人市盐,于纸角中,得一曲谱,翻之,遂以为名,今双调《盐角儿令》是也。”
亳(bó)社:指亳州(今安徽亳县)祭祀土地神的社庙。另义亳社,即殷社。古时建国必先立社,殷建都亳,故称亳社,故址在今河南商丘。
花中奇绝:花中奇物而绝无仅有。
彻:透。
堪:可以,能够。
损:煞。很的意思。
直饶:即使。
赏析:
此词为咏梅词,托物抒怀。时作者由齐州知州贬为毫州通判。
上片:“开时似雪。谢时似雪。花中奇绝。”花开时似雪,花谢时似雪,在百花之中绝无仅有。作者在两处用“雪”字,于反复中强调了梅花如雪的颜色,读来并不觉重复。“奇绝”二字将梅花与群花相比,赞美了梅花无与伦比的美。
“香非在蕊,香非在萼,骨中香彻。”清香并非从花蕊中散发,也并非从花萼中散发,花香自骨子里透出。此处表现手法与首句类似,采用了诗经重复叠句,略更数字的写作手法,连用三个“香”字,主要突出体现了梅花透骨的清香。在反复吟唱中,梅花的清香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此处“彻”字极传神,将梅花透骨的冷香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出来。
下片:“占溪风,留溪月。堪羞损、山桃如血。”占尽了溪水的清风,留住了溪水的明月,火红似血的山桃花因之羞惭而减损了容颜。读到此,不觉想到林逋《山中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给人以美的感受。作者在此用了对比的修辞手法,写梅花的内在美。以山桃的羞损,反衬出梅花内在的高洁品格,寄托了作者的精神追求与向往。
“直饶更、疏疏淡淡,终有一般情别。”即使花影疏淡,终有另一番与别花无法相比的情致。结句起到总括的作用,赞美了梅花的清雅,这也是作者的人生追求。
此词语言简洁明了,词意灵动。作者通过对梅花色、香、形的描写,从外而内,高度赞美了梅花的奇绝,歌颂了梅花的高洁品格,寄托了自己的追求与志趣。
![](https://img.haomeiwen.com/i22801700/22db6a95d3526145.jpg)
参考书目:《宋词三百首》( 清)朱孝臧 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