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今天我在两个班的语文课上表现很不错。课堂上的我很从容,在我的引导下,绝大多数孩子们沉浸在课堂中。我自己觉得我的语文教学又进了一步。
今天课堂最大的亮点有四个:
第一,在不同的班级我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因一班的孩子整体比较安静,我采取四个大组积分竞赛的方式。但四班的孩子整体躁动,课堂上学习习惯不理想的孩子相对比较多一些,我就采取十二个小组积分竞赛的方式。因为小组内成员可以相互约束、提醒,因此,今天虽然是周一,但这两个班的课堂纪律让我比较满意。
第二,今天上的是《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第二课时,在课前我准备得比较充分,比较成熟地考虑了学生学的需要。
我提前一两分进入课堂,写好课题,打开《日有所诵》。打第一次铃我就带着孩子们读《日有所诵》,边带读,边给12个组下发“各组问题清单汇总”(上节课各组提的共15个问题),每组一张。同时,我一直带读到第二次铃响。
随后,我把“全班各组问题汇总单”出示在屏幕上。同时,我给各组下达任务:先每组4个成员一起读“问题汇总清单”,读完后,再思考、小组讨论这15个问题里有没有相同或相似的问题,如果有,将这些问题进行合并并归类。
给足孩子们充分的时间朗读、思考、讨论之后,接着,我组织全班将上节课提的这15个问题,通过引导他们找出相同问题并将之合并,通过口头整理并板书写出“全班问题清单”。
当全班问题清单板书在黑板上时,孩子们非常清晰地“看见”大多数同学都重复提到的两三个问题。这两三个问题是他们不太懂的问题,也是课文中的重点和难点。我就用了比较短的时间陪伴孩子们一起解决这几个问题。
第三,在我陪伴孩子解决课文中的重点或难点问题的过程中,我会根据孩子的实际学习能力帮扶他们来学习语文、理解课文内容。对,今天我发现我开始根据孩子的需要来调整自己。这跟之前我要求孩子来适应我的教学方式是不同的。
我会用多种方式带着孩子们读课文段落,短的段落让他们默读,长的段落我们接力读。因为我知道孩子们朗读课文的能力还比较弱。
第四,课堂上,我会给孩子们更多的思考时间。我会在重点和难点处放慢节奏,给他们更多思考停留的时间。
通过多次追问,我引导孩子们从多个角度思考“第五粒豆”长得好的原因。同样,我反复追问,引导孩子们思考小女孩看到豌豆苗后变得越来越好的具体原因。我不让孩子们说空话,我要他们讲出具体原因。
期待明天我的语文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