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时期无法远行,就通过电影去远方。还记得很多年前《转山》的火爆,可能是与神秘的藏区有关,关注度特别大,如今终于得空找来一看。观看之前并没有看过相关的预告片以及剧透的影评,片名是我对这部影片唯一的了解。然而我发现,这与我理解的转山好像是两个概念,我知道的转山是围着冈仁波齐转一圈,而影片讲的应该是骑行滇藏线的故事。
不管片名的理解是否到位,这一段从丽江到拉萨的骑行充满了坎坷与艰辛,即使影片特地塑造了这种艰难,在拍摄的过程中想必也是困难重重。就像片中一个坐在车内的大哥说的,坐车都觉得喘,何况是骑行。去过西藏的人多少能体会得到这句话背后的深意,在看到男主角刚开始连头盔都不戴就骑行进藏时,真是替他捏把汗。好在开始没多久就碰到了一位好心的大哥带着他走,节约了好多犯错的成本。
一路跟着男主角进藏的路线,跟着揪心,安全到达拉萨之后心也放下了。在观影的过程中产生过无数的念头,一开始是觉得好酷呀骑行进藏,风景真美啊,藏区文化跟内地好不一样啊,中间是觉得好苦啊要遇到这么多灾难,最后终于看到拉萨了,就觉得特别不容易。影片结束之后在放拍摄的花絮,我就在想,吃这么多苦甚至是冒着生命危险骑行进藏,值不值得,是不是有必要主动用一路的艰难来挑战自己的极限。
先回到男主角出发的初衷,是为了实现去世的哥哥未完成的心愿。有一个镜头是男主角在翻越米拉山口前的一个邮局给去世哥哥的手机打电话,电话接通之后还是哥哥的语音留言,他对着电话表达了思念哥哥的心情,泣不成声。这段可以理解成他对哥哥的感情深,才坚持用自己去实现哥哥生前的愿望。
可能是因为决定得比较仓促,男主角在一开始其实并没有做好进藏的准备,这点从他被同乡忽悠去买通行证以及骑车不戴头盔这点可以看到端倪。回到现实中,如果要骑行进藏还是要做好充分的准备,物资准备是一方面,一些在恶劣天气下生存的基本能力也要具备,还要掌握一些基本的修车技术。毕竟这是一条有风险的路,不能光想着梦想而忽略了自己可能遇到的危险,生命只有一次,相对来说也更加珍贵。
影片对困难有渲染的成分,也必定会让主角化险为夷顺利骑到拉萨,但现实中,也有很多人在进藏的路上就已经天人永隔,永远也无法到达梦想的拉萨。可能看过影片之后也会蠢蠢欲动想要骑行进藏,但行动之前得要好好评估下自己,目前的身体能力是否可行,能否解决路上可能遇见的问题,还有对出发前天气的预判等。在保证生命安全的前提下,是需要一个相对精密的计划,尽管有些人出发时也没想那么多,最后也顺利完成。但概率的事落在个人头上不是零就是百分之百,没有太大的意义。
就算我们骑行前的准备都做充分了,那么我们为什么要选择这条路呢?撇开那些已经想明白的人,用这种风险比较大的方式来挑战自己是不是有必要呢。有这个念头是源于影片走到第十七天然乌的时候,男主角昏倒了被人救起送到了当地的医生家中,医生在得知他身体未愈就急着要去拉萨时,说了这样一段话:“有些病呢,用药可以治得了,但是,有一种病,药是治不了,心病,心病还需心药治”。
骑行过进藏路线的人,不一定从此就治疗了自己的心病。而没有这条的路,在尘世的历练中也可能治好自己的心病。关键是找到心药,而获得心药的途径肯定不止这一个。这让我联想到旅行,有些人想用旅行来解决人生中遇到的困惑,但走了很多地方,心病还是没有治好。而很多身边的普通人,他们过着平凡的生活,但是活得很通透,很清楚自己每天在做什么。在尘世中到处可以修行,在哪都可能有想明白的时候,在改变自己这件事上也不能执着于某些特定的行为,处处都有开悟的机会。
《喜马拉雅》海报.png联想到最近看的另一部影片《喜马拉雅》,发现对藏族文化的了解比较缺乏。这也导致了两部影片中与之文化相关的内容理解得一知半解。在藏族内部不同区域也都有各自的文化,在《喜马拉雅》中的藏民就需要到外面把自己的盐巴换成麦子,在《转山》中借宿的藏民应该都在农耕区域,路上遇到的藏民则是磕等身头去拉萨朝圣的。
遇到借宿的藏民家,知道他们是骑行去拉萨的,都会念经祝福他们,并给他们提供酥油茶和糌粑,甚至在路上遇到的修行人,也会把自己的经幡送给他。《喜马拉雅》中老领队对神明特别敬重,对占卜的出发时间和天气预测也是严格遵守。好多细节应该是有寓意的,但因为不了解也只是能看到,却无法明白背后的文化。
图片来源:http://www.brunocoulais.com/biographie.php.jpeg影片《喜马拉雅》的配乐非常好听,去一查发现是Bruno Coulais的作品,《放牛班的春天》也是他做的配乐。后者也是我非常喜欢的电影,里面的音乐非常美妙,犹如天籁之音。人生千千万不同,不一定非要骑车去拉萨,坐在家听听音乐也是种选择。
-END-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