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听了同事一节班会课,主题是自信。听课时感觉这个选题很好,周围的孩子们普遍缺乏自信,大多数都存在自卑和不自信。
孩子成长的过程是不断的在确认能力,位置,其实是一种博弈,到底我更厉害,还是环境更厉害,那么对孩子来说,第一个环境就是父母。那么假如遇到了一个特别温和柔和的妈妈,那么对于这个孩子来说,他的第一个环境给他的印象就是非常美好的、有爱的、温和的。假如遇到了一个特别强势,特别厉害,自以为是,特别粗暴的妈妈,那么对他来说,第一个环境就是不好的,恐惧的。
相同的爸爸也是如此,总之让孩子感觉到这个环境并不可爱,并不安全,并不温暖的时候,孩子内心里面对环境有消极的评价,对自己也会有一些消极的评价,也会影响我们的孩子打下自卑的基础。
当孩子有自己的想法的时候,看到家里有爸爸有妈妈,而且比较恩爱,或者并不是很恩爱,但是至少他们不是那种天天吵啊,闹的情况下,孩子在家里就会感觉特别的安全。
所以自卑的根源有以下几点,第一点就是恐惧,因为恐惧而奠定了自卑的基础,对这个环境感觉恐惧,感觉家里不够安全。或者经常说把你扔了,不经意间的语言给孩子种下一种恐惧,恐惧是自卑的根源当中一点。第二点就是比较,孩子不知道自己到底是有什么方面的能力,当我们比较的过程中,让孩子不断的变得不了解自己,而且自卑。第三个,对自己的消极评价,孩子不觉得自己多么的可爱,不觉得我具有非常大的潜力,不觉得在爸爸妈妈心里我就是非常棒的孩子,那么他就有一种很低的评价,低的自尊。
尤其是缺少了肯定的爱,我们可能对他物质上很溺爱,但是如果精神上我们没有给他更多的肯定,那么这也算是缺少爱,没有了那么多的肯定,孩子就不知道我在哪些方面做的很棒,哪些方面得到的鼓励更多,我应该往哪个方向努力。反过来,对他的打骂、指责、批评越来越多,那么这个孩子不觉得自己有能力。
真正让孩子改变,变得自信,我们家庭环境要让孩子看到希望,让孩子得到更多的肯定,但是不能讨好孩子,不能溺爱孩子,不能违背了原则和界限。
作为家长在生活中每一句话,每一个表情,每一个行动里面去落实对孩子自信心的提升,让孩子更有责任心,能够更好的完成自己的学业,成长的更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