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北京发布了中小学开学计划,家长们翘首企盼的“神兽归笼日”终于要来了,终于可以踏踏实实地工作而不用随时操心孩子在家吃啥、玩啥了。
随着学校教育的逐渐步入正轨,家长们不用过分操心。但另一方面涉及孩子提高成绩、培养兴趣特长的各种辅导班、兴趣班等教育机构,因为暂不符合开门的条件,仍然无法复工,这就让很多家长产生了新的焦虑。
大家知道,孩子在学习或兴趣培养都有一个最佳的年龄段,受到疫情影响没办法接受专业老师的辅导,一旦错过了起步的阶段,或是扔下再捡起来的困难,很有可能造成了孩子的半途而废。
耽误了孩子可是大事!这也是这些家长焦虑的原因,他们也越来越关注教育机构复工复产的消息。
当然,也有很多家长没有给孩子报辅导班、兴趣班,认为这些教育机构没用、骗钱的也不在少数,所以平时也很少关注这方面的消息。
最近在问答平台上看到了很多关于这方面的问题,今天就来聊一聊这个话题,以个人的理解来谈谈孩子要不要上辅导班、兴趣班。
其实,每个家长“爱自己的孩子,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更好的成长“这个初心都是一致,但因为各方面的原因,可能会给孩子营造不同的成长环境。
所以,要不要上、有没有必要上这些以辅导和培养兴趣为主的教育机构,也应该是因人而异,并没有唯一的答案。但我们可以从如何有利于孩子成长的角度,看待和理解这些教育机构存在的意义和作用,再结合自己家庭的情况,相信家长们可以得到自己的最佳选择。
一
首先,我们来看看为什么这些教育机构会出现和发展。
在很多家长成长的年代,类似的教育机构是不存在的,传统的教育模式中只有家庭和学校两个主体,运用有限的教育资源完成教育孩子成长的任务(如下图)。
传统教育模式在过去的几十年中,这种传统的模式并没有太大的问题,同样培养出来了现在优秀的家长们。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多元文化的流行,生活节奏越来越快,无论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都暴露出了越来越多的问题。一句话总结就是时代变了,传统的教育模式无法满足新时代的需求了。
从家庭的角度来看,家庭教育愈发呈现出三个方面的问题,即不愿教、不会教和不能教,且有愈演愈烈之势。
不愿教,即现在的家长缺少教育孩子的耐心。无论是网上那些家长教育孩子气得死去活来的搞笑视频,还是身边的朋友一提到教育孩子就唉声叹气,无不证明了家长对于教育孩子的反感和压力具有普遍性。
“这么简单的事情你怎么就做不好?”“刚刚说过的怎么转身就忘记了?”“别玩了!怎么一不看着就溜号?”在家长一声声的训斥中,除了自己被气得够呛,就是孩子哭得死去活来,别提教育了,连最基本的对话和沟通都变得很难进行,这也就让急躁的父母很难冷静下来教导孩子。
其实,发生这样的情形,要责怪的应该是父母,你跟孩子讲道理,孩子还根本不明白什么是道理,你生什么气呢?要知道孩子成长的过程,是身体逐渐发育、思维逐渐完善的过程,作为家长,你已经发育完全,已经从形象思维达到了逻辑思维,而孩子可能尚处在形象思维或是抽象思维中,你说的是他那个年纪无法理解和接受的,你可怪不得孩子。
如果你问问自己的父母,小时候的你在这个阶段是不是也像孩子现在这样,我估计大多数人得到的答案是:“你还不如他呢。”诚然,隔辈人对孩子的溺爱是一方面,但孩子现在比以前发育和成熟得早才是最重要的原因,但这不是你自己失去耐心的借口。
不会教,即家长并不具备在某些方面教育孩子的能力。社会发展迅速,多元文化流行,家长更加重视孩子在天赋和特长方面的培养,但家长成长的年代和孩子成长的年代里,教育资源是存在着天壤之别的,在做人、做事方面家长可能有经验,但对于天赋、特长等方面,自己从小都没有学过,又怎么会懂得如何教孩子呢。
其实,这种情况怨不得家长,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一个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必然意味着新事物、新技术、新思想不断出现和流行,除了部分能够与时俱进的人以外,作为属于上个时代的大多数家长们,都是在不断扩大的社会海洋中偏居一隅的人,而且眼前的海不仅意味着未知,更意味着自己与孩子之间的代沟会越来越明显。
此外,术业有专攻,所谓的“全知全能”这种事除了神棍和“A国总统”以外,是没有人能够做到的,每个人都必须在其中作出选择,当家长与孩子并没有选择同一领域的事物时,家长不会教是应该的,如果不懂装懂,结果就会是现在坑孩子,未来孩子“坑爹”了。
不能教,即家长在教育孩子的事情上有心无力。忙,已经成为当代社会人普遍的状态,工作、家庭、生活方方面面的琐事让人分身乏术,从一件事中脱身就必须马上投入到另外的事情当中,不仅很难集中一段时间做自己想做的事,更是难以抽出稳定的时间教育孩子,相信有很多家长大多数时间都是看着睡觉的孩子出门,再进门就看见睡着的孩子了。
在这个方面,个人觉得家长是有一定责任的。教育孩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你不能说“为了维持生活的品质”就是将教育孩子这件事往后放的借口,虽然说为了生存而疏于教育孩子的现象存在,但我想在今天的社会中,大多数早就已经脱离了忍饥挨饿、难以生存的状态。即使生活品质下降一点,但能够更多地陪陪孩子,教育教育孩子,可能不幸的故事就会减少很多。
而在学校方面,教育改革一直在进行,但改革的步伐显然没有跟上社会发展的需求,依然存在着应试教育、统一管理、师资限制等突出的问题。
这方面的话题不能多说,我就简单谈谈自己的看法。
应试教育显然是被诟病多年的“老毛病”。虽然改革逐步取消了一次考试定终身的情况,但“唯成绩论”仍然是学校教育的主流,要你得分而不要你懂得运用,要你考上更好的大学而不要你在某一方面闪闪发光,这样的目标导向显然是以客观准代替了主观能动性,大家在同一条跑道上赛跑,看似公平,但当进入社会走上不同赛道时,又有多少人是懵着起步的呢?
而统一管理的模式显然难以兼顾个性。这里不想多谈,只讲一个故事:种子在苗圃里可以长成美丽的花朵,矿石在熔炉里可以淬炼成坚固的钢铁,面粉在厨房里可以制作成美味的糕点,但有一天,种子、矿石、面粉都被放到了一条果汁的生产线上,最后都因为味道不好被扔进了“垃圾桶”。别问为什么,因为统一管理方便的是管理者。
至于师资限制,则是很多人容易忽视的问题。师资其实是两个方面,师是老师,资是教育资源,现在更多的应该是教育环境。
在“师”的方面,中国有句古话:“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这说的是老师对孩子“传道授业解惑”,如同父亲一般影响孩子一生,老师的一家之言可以言传身教影响孩子的一辈子。遇到一个好老师,孩子绝对不会差,但遇到一个“坏”老师,孩子从起点就已经跑偏了。很多人觉得现在的老师应该都不错,毕竟学历都硕士以上,动不动还要求是“海归”,但我想请大家清醒一点,学历不代表人品,学历也不代表能力,以前是名声在外方能为师,现在是找个稳定工作去当老师。
而在“资”的方面,之所以说更多的是教育环境,是因为如今的教育资源是海量的而不是匮乏的,想学的东西在网络上一搜一大堆,并不存在资源方面的障碍,甚至在国家的大力推进下,偏远山区的学校硬件设施甚至比部分城市学校还要好。但硬件再好,资源再丰富,教育环境仍然以“老师教什么”而不是“学生学什么”为主体,换汤不换药是难以改变本质的。就像我在自己的新书《跃升:如何高效自我成长》中谈到的,教育应该以“学生”为主体,而不应该是“老师”,毕竟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成长”,而不是让“老师”仅仅作为一种“职业”。
很多家长拼命买学区房,上好学校,就是觉得这个学校的老师和教育环境会好一些,如果没有了解到这个学校的教育理念是否尊重你孩子的发展就盲目投资,那最后可能你的孩子会毕业于名校,但仍然难以在社会中有好的发展。就像我印象深刻的一幕,一个朋友在朋友圈中写下对自己母亲的一段话:“妈,我今天终于将你从小要我学习的考上清华的某某某招到自己的公司了。”不知道你是什么感受呢?
看到这里,我想大家已经明白了教育机构为什么会出现和发展。没错,就是以商业和社会资源弥补家庭和学校这种传统教育模式的不足,满足今天教育丰富化、个性化的需求,进而形成了今天的新的教育模式(如下图)。
传统教育中的问题催生了教育机构二
教育机构作为一种补充力量,有其存在的必要和价值。但至于你的孩子需不需要上,还是需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决定。
上面对家庭和学校教育中存在问题的分析,显然是片面的,但也是几个值得参考的点,以这些作为依据来评估自己的孩子需不需要教育机构的补充教育,可能会给你带来不一样的思考。个人觉得,家长在做决定的时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是要尊重孩子的选择。
毫不夸张的说,大部分孩子去上辅导班、兴趣班都是家长的安排,就像“你妈觉得你冷,你就不得不穿秋裤”一样,那些坚信“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那些就是要让孩子“成为某某领域的大师”的家长,一定会给孩子报很多班,甚至不经思考、盲目地看别人报什么班就也要给自己的孩子报上,这除了浪费钱,对孩子也极有可能没有好结果。
有的人会说,孩子懂什么啊,让孩子选择除了玩还能选出什么?但我想问问这些家长,你的选择就确定是对的吗?你有没有想过可以不要急于为孩子做选择,而是带着孩子多接触一些不同的事物,在孩子展示出兴趣或天赋时再做决定呢?磨刀不误砍柴工,多花些时间寻找,既是尊重孩子,更是你多了解自己孩子的机会。
其次,是要量力而行。
家长越来越重视孩子的教育不假,但毫不夸张的说,非理性的重视导致的结果就是花冤枉钱、浪费大把时间!
孩子的兴趣和天赋是基础,但是否要上辅导班、兴趣班,各位家长还需要根据自己家庭的传统、物质条件等客观因素,以及自身的时间、精力、能力等方面量力而行,要知道很多时候付出最大不见得是最佳的选择,适合和可持续才最关键。
有的家长宁愿自己省吃俭用,也要给孩子报名气大的教育机构,一旦家里出了额外的事情,就会造成不可承受的负担;有的家长自己工作压力大,还要陪孩子上一些需要长时间坚持的课程,最后累垮了自己的身体;还有的家长经常出差,却总是口头上答应孩子参加一些需要陪伴的活动,最后却去不了,总要临时找亲戚、朋友顶替自己……这些超出自身控制的选择,反倒大大地影响了孩子教育的实际效果。
最后,就是要选择合适的教育机构。
对于那些选择不上辅导班、兴趣班的家长,这并不是一个问题,但对于决定上的家长来说,教育机构的选择也是重中之重。
由于现在的教育机构种类繁多,质量参差不齐,确实有一些以孩子成长和发展为目的的优秀机构,但更多的机构还是以赚钱为目的、以宣传手段见长的赢利主体。如果家长自己没有明确的目标和需求,很有可能听了机构一方的宣传和承诺,就直接掏钱了。
其实,在选择教育机构时,我的建议是必须要通过需求确定目标,家长可以判断家庭教育中缺少哪一方面的内容,以弥补这一方面为目标来确定教育机构。比如对于一个有音乐背景的家庭,孩子要学钢琴,但父母比较忙,虽然乐理和技巧可以指导孩子,但长时间的练习就无法陪伴监督,这时需要的就是在家附近找一个能够提供长时间练习且有相对专业的人陪伴的教育机构就可以了,而没有必须要找个“一对一”或是跨越半座城送孩子到有名的机构了。
除此之外,家长还要对选定的机构多听听口碑、多了解了解老师,最好自己经过体验后再作出最终的选择。
三
我相信当家长们回归到理性,做到从孩子和自己的真实需求出发,都能在上不上和如何选择教育机构的问题上,得到适合孩子和自己的答案,但我还是要对如何教育好孩子,额外提出一些实用的小建议。
对于选择家庭教育的家长,个人建议一方面可以尝试一下换位到孩子的角度理解问题,这是老生常谈,也是大多数人都很难做到的。
就像孩子总是会有一些在大人看来是异想天开、不合逻辑的想法,很多家长就直接否定了孩子,这不仅在否定孩子的想象力,也扼杀了了解孩子、赢得孩子信任的机会,而如果能够换位到孩子的角度理解问题,不仅能够弄明白孩子为什么产生这样的想法,还能够成为孩子的伙伴。
那么,如何换位到孩子的角度呢?我们需要耐住性子,多与孩子交流,问问他为什么。比如孩子看到天上飞过的飞机说那是一个风筝,你就可以问问他为什么这样觉得,他可能告诉你之前看到老爷爷放过这样形状的风筝,所以他根据形状判断那也是一个风筝,接下来,你就可以通过问问孩子当时见的风筝飞多高,这个“风筝”为什么飞那么高等等的问题,让孩子理解飞机与风筝的区别、以形状判断并不完整等等的问题,还可以举一个类似的例子,以孩子的口吻说出来,让孩子学着纠正你的错误。这样不仅也可以增进你与孩子之间的感情,也更愿意与你交流他的想法。
另一方面就是了解孩子思维所处的阶段,结合生活多举例子。
思维随着身体的发育会逐渐经过四阶段:形象思维、抽象思维、逻辑思维和发散思维,孩子的成长更主要的是从形象思维到逻辑思维的过程。
通俗地理解,形象思维是看到什么就是什么,比如看到鸟就是“鸟”;抽象思维则是会从具体的形象过度到以特征总结出的概念上,比如看到翅膀长羽毛会飞的就是“鸟”;而逻辑思维则是能够理解前因后果,比如看见火就知道烫,然后不会用手去碰。
家长了解了孩子思维所处的阶段,就可以用生活中的例子来教育孩子。比如对于处在形象思维中的儿童学习加减法,你就可以用数瓜子、数豆子的方式来帮助理解那些抽象的数字概念。对于“7-5=?”,可以在桌子上摆七颗瓜子,然后自己吃掉五颗,再问孩子剩下几颗,显然孩子会知道剩下两颗瓜子,因为直观的形象是他们可以理解的,还更有利于他们对于“2”这个抽象概念的理解,加速向抽象思维的进步。
对于选择教育机构的家长,个人认为并不是上了辅导班、兴趣班之后自己的责任就转移或消除了,而是要以另外的方式来体现。
比如可以多与孩子聊聊在教育机构中发生的故事,让孩子以表演节目的方式展示学到的成果,找一个相关事情让孩子谈谈自己的看法等等的方式间接地沟通学习效果,而不是直接且生硬地问问孩子“学得怎么样?”“课程难不难?”“有什么进步?”让孩子在被关注的感受中更多地主动思考、主动表达、主动展示,既可以了解孩子成长的状态,也可以了解教育机构是否称职。
比如在教育机构承担了部分教育职能后,家长可以将时间和精力更集中于自己要教育的内容。可以与孩子一起逛超市买菜、下厨房做饭,享受美食的同时锻炼孩子的生存能力;可以与孩子一起游历名山大川,沿途既可以讲解历史故事,也可能讲解地理知识、民风民俗,增加孩子的阅历;还可以带孩子一起参加不同的活动,接触不同类型的人和事物,既学习如何与人打交道,也让孩子逐渐明确自己要成为什么样的人。专注,将给孩子带来更有效的教育。
还有就是督促孩子持之以恒。小孩子不定性,很容易就对一样事物失去兴趣,转身又对其他的事物产生了兴趣,但人的成长不能一直在寻找和尝试,最终会聚焦到特定的方面,家长在适当的时候,需要运用自己的权威督促孩子再坚持坚持,不要轻易放弃,尤其是在其他事情影响而非所作的事情本身影响时,更是要让孩子坚持下去。这件事可以努力没有成果,但坚持的构成也将成为孩子终身受用的宝贵财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