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在

作者: 我在地球等你 | 来源:发表于2020-12-16 21:29 被阅读0次

    叮叮当当的又搬回来一摞书,这阵子要看个天昏地暗,废寝忘食才行。估计下周状态会更好,本周还有几个事要操心,还得跑回去值一天班。

    好怀念两年前的心境,那时候真的是待在一个纯粹的世界,也不知道咋地就轻松的拥有了一种超越生活的梦幻般的心态。正是这种有点不食人间烟火,也不知道天高地厚,懵懵懂懂的心态,让我沉浸到一种忘我的状态,比心流要跳动一些,非常的专注,并且也相较疏离现实的生活。

    说起疏离,今天听樊登在讲《内在动机》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什么是疏离呢?就是,你看一个人,他好像状态不对,总觉得他心不在焉,比如说,你看到一个人虽然很努力,但是你觉得他很痛苦。这种感觉就叫做疏离。

    在这本书里,疏离更多指的是一种状态。疏离是你没有沉浸在当下的一种感受。与疏离相对应的是沉浸,如果一个人做事,是自主的,是真实的,那么这种状况叫做沉浸。如果一个人无论顺从,还是反抗,他都是与周围的环境不能够完美的融合在一起的,那这种状态叫做疏离。

    有的人演讲就会有明显的感受,讲得好不好,评判的标准很简单。如果是沉浸式的演讲,是完全享受这个过程,讲几个小时下来,嗓子不会疼。你会觉得和平常说话一样很舒服。假如说你在讲台上努力的取悦观众,使劲的想各种名言警句,想着如何的调动氛围,不超过一个小时,你的嗓子就会没声。因为那种状况就是疏离的。(这里的启发很多,很多时候你做事情的思维非常重要)

    讲真,有一段时间 ,我是刻意保持疏离的。因为比起融合,我更害怕的是同化。(现在只有靠努力的汲取更多的自己选择的内容输入,来淡化不可避免的常态化交流信息)所以特别羡慕那些把内方外圆修炼得炉火纯青的朋友们,既有内在疏离的边界,也相对融入了真实和具体的生活。

    那为什么说,有的人虽然很努力,但是你看着就觉得他痛苦,这种感觉也是疏离呢?还有很多人你能感受到他疏离的状态,比如人在曹营心在汉,每天都心不在焉的。这就引申到人在做事时存在的内在动机问题。同样做一件事情,难度强度高度复杂度一样,但是面对的人有的很痛苦,有的很快乐。如果是出于内在动机,很容易出现沉浸的状况。你是完整的,别人能够感受到你在这里。如果你是外在动机驱使的,你在做一件事情,大家都能够感受到,你并不在这里。

    过去人们在提到动机这个问题的时候,总是在提问,如何才能激发动机的问题。但其实我们不能够去研究如何激励他人,而需要研究的问题是,人们怎样去创造条件,让自己激励自己。让人清晰的认识自己所做的事情所产生的意义,就能从自己的内在产生一股力量,去做好这件事。

    听到这里,我就想起刚买的稻盛和夫的《心》这本书中提到的一些理念,他的心法理念里也有一种设定意义的说法,只不过他说的是公心,说的是贡献。从宇宙产生无形的进化能量的大基础大背景中,引导人们在做决策,做事业的时候,把利他的心念放在这里加以审视。因为人性都有趋利避害的心理,很多人性的弱点会在思想或眼界里形成阻碍。比如,稻盛先生最早进军通讯行业的时候,在建立新的商业模块踌躇犹豫时,他选择很安静的审视自己的内心,做通讯,是为了什么?在不止一次确定是为了降低国民的通讯费用时,就坚定的做了下去。而且在很多行业交替蓬勃的时期,稻盛和夫都是非常专注的在现有领域埋头深耕。他认为,做某项事业不是出于金钱名利或者各种私欲,才更加容易成功,事业发展也更加长久。

    是不是也该想想为什么要码字了?还有码字应该具备怎样的心态,太痛苦的根源原来是疏离。但凡没有建设好内在动机的,不仅痛苦也没有成效。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内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impg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