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六、形式与内容的关系

六、形式与内容的关系

作者: 程序员札记 | 来源:发表于2023-04-07 10:01 被阅读0次

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主流文学作品,在形式和内容上都经历着流变。

从形式而言,主流文体的演变从最早的神话,经过诗;史;赋;散文;律诗;词;戏曲到小说。整个流变中至少可以看到两个确定的方向,第一就是文体的长度越来越长。第二是作品的对象越来越趋于大众。文体形式的流变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和推动。例如,直到今天,《新闻联播》依然遵循着《史记》留下的纪传体叙事规则就是因为以位为尊的礼制没有改变;律诗在西汉发芽,唐、宋盛行,除了文学上的发展,也与律诗作为文人阶层日常的社交工具有关。喝酒要对诗,离别要赠诗,注定了律诗在短小精悍的同时还要寓意隽永;四十五分钟一集的电视剧和报纸连载小说,都基于商业传播在创作以前做出了限制,这就让电视剧本和连载小说从结构,篇幅和叙事上都较从前有了巨大的改变。近当代以来的小说当道,更是西学东进,市俗崛起的产物。

从内容而言,中国文学一直保持现实性的传统。文章总是要指向现实的课题。所以我们上古的神话支离破碎,不靠怪力乱神创造一个至高的宇宙观和秩序安排。如果没有西方势力强势入华和定于一尊的皇权跌落,中国的虚构写作,或许依然是餐后甜点般的逸情闲趣,登不得庙堂。中国的传统文学里面是极少刻画人物内心活动的,通常都用外比于物或见诸于行的手法。这除了让读者可以自行体会并加入创作,还为后续的无数注本提供提供了基础和空间。而近当代以来对于人物内心的描述逐成风气并日渐赤裸,除了面对日益广泛的读者呈现要清晰明确,更是人本思想泛化的直接结果。

文学形式上的每一次创新到最后成为主流,都经历了一个漫长历程。这中间既有文人的不断磨练,也依赖于社会大环境的变化。最后在竞争中被广泛接纳的,遂成主流。这似乎跟进化论一致。文学内容上的以人为本似乎从未变化过,只是谁掌握了创作和评论的话语权,谁就可以定义了文学的主流。随着人对文字掌握的普遍化和传播手段的直接与平易,文学描述客体的由贵到凡和描述内容趋向易共鸣的共性极端情感应该是后续发展的趋势。

相关文章

  • 语文教育要处理好两大关系

    语文教育要处理好两大关系 我认为是要处理好以下两种关系:内容与形式,精读与博览。 一、内容与形式 内容与形式的...

  • 形式与内容

    形式与内容这两个概念经常见到。究竟什么是形式?什么是内容?形式与内容是什么关系?都有什么要求呢? 形式是体裁。内容...

  • 北京大学艺术理论教程考研复习资料之简答题部分

    简答题: 1、.如何理解艺术作品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艺术作品的内容与形式是对立统一、互相包容、互相转化的关系。...

  • 内容与形式

    管理不能大于经营,就象质量不能大于实用。 马路牙子镶金边就是浪费。 业务宣传也一样。 如果你的宣传形式大于内容,你...

  • 形式与内容

    形式和内容哪个更重要呢?我一直只看重内容,不看重形式。有时候别人的帮忙,我能不让别人帮就不让别人帮,因为大多数人注...

  • 形式与内容

    随笔⊙ 形式与内容 文/梦回故乡 1 这个题目本来...

  • 形式与内容

    今天,新来的小哥问我敏捷是什么。 我说,敏捷是一种形式本身即是内容的东西,本来我们开发一个产品,发布一个版本,需要...

  • 形式与内容

    在表面看来何其辛苦等现象,是以真的提升为前提的。所以不要为了辛苦累到自己感动自己而去辛苦,关键是质的提升。辛苦的付...

  • 形式与内容

    女儿今年上高一,就是不爱喝水,即使早餐吃面包,她也不喝。经常我们把水倒在旁边也不瞅一下。 上个月,老婆公司抽奖,得...

  • 形式与内容

    现在越来越多形式化的东西,而正是这些形式化的东西和工资、奖金甚至工作挂钩!而真正有实质内容的事情越来越少!以前叫形...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六、形式与内容的关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imwy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