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崇圣寺,位于大理古城西北方向,西倚苍山,东迎洱海。
历史上,曾有九位大理皇帝在崇圣寺出家。金庸的武侠小说《天龙八部》称其为“天龙寺” 。
在我童年的印象中,提起大理,最先想到的并不是苍山洱海,而是《天龙八部》的故事和崇圣寺三塔的形象。

崇圣寺以三塔闻名于世。三塔之中,大塔又名千寻塔,当地人称“文笔塔”。
崇圣寺三塔始建于南诏王劝丰祐时期(公元824—859年)。
修建三塔,除了佛教信仰的因素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大理古为“泽国多水患”。
据古籍《金石萃编》记载:“世传龙性敬塔而畏鹏,大理旧为龙泽,故为此镇之。”

高僧殿里供奉的正是九位大理皇帝,曾在《天龙八部》中出现的段正明、段正淳、以及段正严(段誉)均位列其中。
虽然早就有所耳闻,但当我亲眼看到那些小说中的名字时,心里还是有种无法形容的奇妙感觉。
这大概是崇圣寺之行留给我最深刻的印象了。

刚刚走进崇圣寺的时候,刚好来了几个旅行团,游人非常多,仅是排队等候景区的电瓶车就要等上半小时。
我当即作出一个无比英明的决定:一口气坐电瓶到终点,然后步行下山。
因为旅行团是一边上山一边停留讲解,所以我的行程完美错开了人群,也有幸拍到了一些视野还不错的照片。

那天山上的云气很重,天色略显阴沉,呈现在镜头中,却给人一种风起云涌的庄严神圣之感。
一边下山,一边观景,一边赞叹。虽说大理的皇帝出家多半是迫不得已,但也的确是选了个极好的地方。
壮美雄浑如崇圣寺,纵使我这等肉眼凡胎观之,也感受到了几分帝王之相。
于此山中宝地修行,就算无法成佛,也总好过朝堂上残忍的权力倾轧和争夺吧。




对于宗教,心存敬畏,但知之甚少。
既然无法很好地用文字来表达,我选择以图像留存记忆。
文中关于崇圣寺和三塔的介绍来源于百度百科,图片为本人手机拍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