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哈佛大学心理学家丹尼尔·韦格纳做过一个简单的实验。
他把参与者分成2组。第一组,在5分钟内不能去想白熊;第二组,可以想任何东西,包括白熊。
实验中,只要想到白熊,就按一次铃,以此来测量他们想起白熊的次数。结果,被禁止想白熊的一组,按铃次数最多,这就是著名的“白熊实验”。
所发生现象就是“白熊效应”:越是想忘记,越是会记住;越是阻止,越容易发生。同理,在育儿上,我们越不让孩子做一件事,他们越是喜欢对着干、唱反调。
当你对孩子说「不许大吼大叫!」,孩子就会「叫得更大声」;
当你对孩子说「不许吃零食」,孩子就会「偷着吃」;
当你对孩子说「不许看电视!」,孩子就会「看得更入迷」;
不行、不要、不许,这些对话模式,很容易触发白熊效应:
我们禁止的语言越强烈,孩子感受到的愿望回响也会更强烈。
打击、否定的话其实是一种负面的心理暗示。
有好奇心的孩子,面对这样的暗示,很难不去验证一下这样做的后果。
我们与其一味地阻止,给孩子负面暗示,不如给孩子正向、积极的正面指令。
当孩子接收到积极的指令,孩子就会相信,并且努力成为那个美好的样子,也更容易积极面向世界、满身活力、热情微笑。
所以,永远不要小看“暗示”的强大力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