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老四曾经风光过。二十五六岁时,他就盖起两间二层的阳台楼房,那时全村也没几家有水泥浇成的大阳台,基本上是盖瓦的两层砖木房。每当夏日夜晚,月亮从东边山头升起,清风徐来,老四的大阳台上人声鼎沸,有老的,有小的,左邻右舍无不登上他的阳台乘凉。那欢声,那笑语……无不令人羡慕。老四总是笑语盈盈,给人拿凳子,递烟子;老的少的闹腾半宿后,天渐渐凉了,便各自散去睡觉,……留下阿明,文武他们三五好友,乘着月色,漫天闲聊,直至夜深露重,困了倦了,索性在水泥地上铺开薄薄的草席睡下,睡到凌晨三四点,露水凝重,他们中个别人便悄悄的溜走,老四从月落乌啼的晨曦中醒来,己不见他们的踪影……。
走在外面,乡邻里总是阿之,阿之亲热的叫着。媒人们纷至沓来,他天天应接不暇……老三可就惨了,终日捧着一本书,住着一间父亲留下破旧木屋,谁还光顾他呢,大家背地里都称他为书呆子……。
老四八面玲珑,对人即和气,为人又通达,坐拥一座洋气的阳台楼房,还不叫人羡慕……但婚事还是高不成,低不就。多半原因还是老四长得有点挫。十个中间,只有两三个凑和,七八个嫌他挫!
邻近的媒人也就那么几个,几番下来,最后也就疲软了,不了了之……。
临了,从永嘉入赘这里的女婿(光和)接了这荐:说自己有一堂妹,年方十八,想嫁到温州来。人也是见过世面的……。
光和从永嘉岩头将小堂妹带来,有他丈母娘出面于老四相见,老四见伊细长脖子上长着一张粉嘟嘟细嫩嫩的脸蛋,便欢喜的不得了……!那伊当真是见过世面的,大大方方。虽说芳龄十八,花一般粉嫩,但她的见识,心智全完超过二十八了。于老四正面相交,全不怯场!老四反倒羞涩似躲闪目光……!她只觉得老四略显老成些,但那眉角眼帘还挺喜气灵动的。令她芳心微微颤抖一下,其实令她倾心还是他那鹤立鸡群似的阳台楼房。一旦她芳心暗许,她便唾手可得,成了这屋的主人一一到那时,她就是地地道道的温州人了……。
她芳心己许,岂有不成之理。年底他们就举行婚礼……一个大巴车将永嘉岩坦的客人载到温州来了!不仅使穷乡僻壤的山里人领略温州乡下的繁华,更尝到了美味佳酿!温州人的好客,丰饶令这些山民分外眼红,一一这小妮子真是老鼠掉进米坑,吃穿不愁了!在羡慕与惊叹中送走她的亲朋好友。她从此做了温州的乡下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