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恨是狭隘,爱是超越》
☞耶稣反对复仇,提倡博爱。
☞一切恨都溯源于人的局限,都证明了人的局限。爱在哪里?就是超越了人的局限的地方。
☞只爱你的亲人和朋友是容易的,恨你的仇敌也是容易的,因为这都是出于一个有局限性的人的本能。
☞难的是超越所有这些局限,不受狭隘的本能和习俗的支配,作为宇宙之子却有宇宙之父的胸怀,爱宇宙间的一切生灵。
☞耶稣说别人打你右脸的时候,要你把左脸也送上去,这也许只是一个比喻,意思是要你丝毫不存在计较之心,远离狭隘。当你这样做的时候,你已经上升得很高,你真正做到了被打的你的肉体的主人。
☞相反,那计较的人只念着自己被打的右脸,他的心才成了他的右脸的奴隶。
☞我开始相信,在右脸被打后,把左脸送上去的姿态也可以是充满尊严的。
2、《侍候哪一个主人》
☞耶稣说:“没有人能够侍候两个主人,你们不可能同时作上帝的仆人,又作金钱的奴隶。”
☞我把这段话理解为:一个人的人生目标只能定位在一个方向上,或者追求精神上的伟大、高贵、超越,或者追逐世俗的利益,不可能同时走在两个方向上。
☞当然,在实际生活中,一个精神上优秀的人完全可能在物质化也富裕。
☞判断一个人是金钱的奴隶还是金钱的主人,不能看他有没有钱,而是看他对金钱的态度。
☞正是当一个人很有钱的时候,我们能够更清楚地看出这一点来。一个穷人必须为生存而操心,金钱对他意味着活命,我们无权评判他对金钱的态度。
☞在物质生活上应当顺其自然,满足于自然所提供的简朴条件,如此才能专注于精神的事业。
3、《精神领悟里的嫉妒》
☞在精神领域里,包括宗教信仰、思想探索、艺术创造等等,资格是完全不起作用的。
☞倘若有人因为资格老而嫉妒后来者的成就,那么,他越是嫉妒,就越是表明他在精神上的底下,他的地位就越要居后。
4、《奥秘和比喻》
☞其实,存在的一切奥秘都是用比喻说出来的。
☞对于听得懂的耳朵,大海、星辰、季节、野花、婴儿都在说话,而听不懂的耳朵却却什么也没有听到。
5、《一天的难处一天担当》
☞“你们不要为明天忧虑,明天自有明天的忧虑;一天的难处一天担当就够了。”耶稣有一些很聪明的教导,这是其中之一。
☞中国人喜欢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这当然也对。不过,远虑是无穷尽的,必须适可而止。
☞有一些远虑,可以预见也可以预作筹划,不妨就预作筹划,以解近忧。有一些远虑,可以预见却无法预作筹划,那就暂且搁下吧,车到山前必有路,何必让它提前成为近忧。还有一些远虑,完全不能预见,那就不必总是怀着一种莫名之忧,自己折磨自己了。
☞总之,应该尽量少往自己心里搁忧虑,保持轻松和光明的心境。
☞一天的难处一天当,这样你不但比较轻松,而且比较容易把这难处解决。如果你把今天、明天以及后来许多天的难处都担在肩上,你不但沉重,而且可能连一个难处也解决不了。
6、《小孩、富人和天国》
☞我忽然想到,骄傲与谦卑未必是反义词。有高贵的骄傲,便是面对他人的权势、财富或任何长处不卑不亢;也有高贵的谦卑,便是不因为自己的权势、财富或任何长处傲视他人,它们是相通的。
☞同样,有低贱的骄傲,便是凭借自己的权势、财富或任何长处趾高气扬;也有低贱的谦卑,便是面对他人的权势、财富或任何长处奴颜婢膝,它们也是相通的。
☞真正的对立存在于高贵与低贱之间。
☞如果心地不明,我们在尘世所得的一切就会成为负担,把我们变成负重了骆驼,而把通往天国的路堵塞成针眼。
7、《狂妄者最无信仰》
☞看到人在理性上并非全知,在道德上并非完人,这一点很重要。
☞如果说人认识到人的无知是智慧的起点,那么,觉悟到人的不完美便是信仰的起点。
☞所谓信仰,其实就是不完美者对于完美境界的永远憧憬和追求。
☞无知并不可笑,可笑的是有了一点知识便自以为无所不知。
☞缺点并不可恶,可恶的是做了一点善事便自以为有权审判天下人。
8、《不仅是靠食物》
☞魔鬼说:“如果说你是上帝之子,命令这些石头变成面包吧。”
☞耶稣引用摩西的话回答:“人的生存不仅食物,而是靠上帝所说的每一句话。”
☞他没有诉诸上帝的无边神力,让石头变成面包,从而解除自己的饥饿,相反是拒绝这样做,宁愿继续挨饿。他以此摘清了信仰与食物的瓜葛,捍卫了信仰的纯粹性。
☞他所强调的是,对于人的生存来说,信仰比食物更重要,精神生活比物质生活更重要。
☞人的生存不仅靠食物——这个信念是一切信仰的起点。
☞信仰的实质在于对精神价值本身的尊重。精神价值本身就是值得尊重的,无须为它找出别的理由来,这个道理对于一个有信仰的人来说是不言自明的。
☞信仰愈是纯粹,愈是尊重精神价值本身,必然就愈能摆脱一切民族的、教别的、宗派的狭隘眼光,呈现出博大的气象。
☞信仰问题上的任何狭隘性,其根源都在于利益的侵入,取代和扰乱了真正的精神追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