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章,第六章,灵魂只能独行。没有别的方式形式,灵魂只能独行。充满着淡淡哲理灵性,当成技能指导阅读是行不通的。是行而上的,没有前五章的基础累积,走不到这里。
我个人觉得,身心灵的发现成长应该是同步的,彼此之间是一个整体,不可分割。面对诸多压力之下的我们往往顾此失彼,应对不来。
更多的是人云亦云的跟随状态,盲目的去追寻本不属于自己的,求而不得往往苦恼。
彼此之间不应是对立的关系,非要牺牲某种去换却某种,都是特别重要的,何来此消彼长的说法。
修炼身心灵,不愿说得多玄乎神秘,我也到不了那境界。就是简简单单的还原生命的本质,在外界世界物质不断丰富的过程里依然关注内心世界的成长。不奢望自己达不到多大高度,多深程度,至少还会向内生长探索的气息在。
作者认为,人的高贵在于灵魂。由于生存斗争的压力和物质利益的诱惑,大家都把眼光和精力投向外部世界,不再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这是可悲的事情。
自由的灵魂里,是作者对王小波本人怀有的特殊敬意,以及对的作品里所传达的精神的赞美。
王小波心里的智慧,是指一种从事自由思考并且享受其乐趣的能力。他太诚实地面对生活里自己的感觉,反而凸显他的“怪”。自然地去崇尚精神自由是难能可贵,是不易。
作者会告诉我们他眼里的灵魂是什么样子。灵魂是看不见的、摸不着的,他不像眼睛、耳朵、四肢那样是人体的一个器官。根据人有着不同于肉身生活的精神生活,可以相信它是存在的。
所谓灵魂,也就是承载我们精神生活的一个内在空间罢了。
肉身为了存在需要的是很实际的很具体的,为了生存的更好还要到社会上去奋斗获取名利地位。肉身对应的是衣食住行劳动等具体可见的事物。
灵魂则对应精神世界,它追求的是理想,是诸如真、善、美、信仰、思想、艺术之类的精神价值。
出色的精神家、思想家的影响会源远流长,但我们作为普罗大众里的再普通不过的一员。没有那样重要深刻的影响,没有具体尺度去衡量。最不过是影响自己而已。
我们都处于自己孤独的精神世界里。精神世界里所包含的想法观点,精神世界里所有的小情绪大情感,无论正负好坏,不管积极消极,都可以与别人分享交流,或有同感有理解有懂得。
但在精神世界里,感同身受这个词是并不成立的。由我的灵魂里所奏出的各种音符到只能自行一一消化和解,外在的过程只是会加快会阻碍这个过程,并不可能会把它击破或让它消失。
我们伤心难过痛苦的状态,只可能经由一定的方式途径去排解,随着时间流逝历经后逐渐淡化缩小,重新回到生活的正常轨道里。
在过程里可能或多或少会包含着他人的因素,但到最后,依然是你自己孤独前行的路上所作出的决定。他人就算多优秀也无能为力,只能让你自己想通,放下过去才是真的过去。
快乐幸福都是一种感觉体验,会应具体的场景事物满足而获得,但却又有不同。
吃到中意的美食快乐的是身体在快乐,读了一本好书、看到一片美景、听到一首乐曲,也会快乐,这个时候,快乐的就不是身体,而是心灵、灵魂得到了快乐。
头痛摔跤受伤的类似痛是身体的疼痛。失恋失去亲人类似的痛分明就是精神灵魂的痛。
身体上的快乐痛苦显而易见。灵魂里的快乐痛苦不太好测量。
作者由此认为,幸福是灵魂的事。身体本需要的不多,大致上都好获取。但幸福似乎主要是一种内心快乐的状态。幸福程度比快乐强烈,幸福不是一般的快乐,而是非常强烈和深刻的快乐。
感到幸福,也就是感到自己的生命意义得到了实现。
把人的生活分为三个部分:肉体生活、社会生活和灵魂生活。缺一不可。
孤独的意义也在这里,前两部分生活需要依赖外界条件,需要与他人发生人际关系交往而作用于社会。只有灵魂生活,无须任何他人力量的凭借,自给自足,注定孤独。
所以,独自孤独前行是必须是历经是成长,好的孤独会成就你,好的孤独会丰盛你的生命。
或许我们都不孤独,因为我们知道人人生而孤独,孤独是常态,便不再孤单的孤独。
(感谢大家对孤独系列的支持与喜爱,感谢孤独路上并不孤单,因为有文字的力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