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王孙圉论国之宝》有感

作者: 听潮者 | 来源:发表于2019-07-24 00:22 被阅读90次

               读《王孙圉论国之宝》有感

                       谢永红 四川西充

(本文首发于微信号“化凤春天”,欢迎关注“化凤春天”微信号。)

国家以何为宝?《国语·楚语下》中《王孙圉论国之宝》曾有论述,直至今日,仍有现实的意义。

王孙圉是楚国大夫,到晋国出访时,回答晋国正卿赵简子国家以何为宝时说,国家有六宝。其一是圣贤的人才,其二是灵验的祭器,其三是灵验的占卜用的龟甲,其四是可以防火的珍珠,其五是可以制作兵器的金属,其六是提供物产的山林湖泽。

不难看出,王孙圉心中,唯有国家的安全和兴盛。凡是有利于国家的生存和发展的,不管是人还是物,都是国家的珍宝。

王孙圉特别说,至于丁冬作响的玉器之类,根本算不上国家的珍宝。

中华民族的盛衰历史,实际是也是一部思想沉浮变幻的历史。一个时代的治世思想,国家看重什么,往往是兴衰的晴雨表。

是否看重人才,是最为重要的标尺之一。

真正为民着想的人才占据主流,这样的时代才会是兴盛的。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上层看重忧国忧民而有真才实学的人才,社会必定形成争相为国出力的局面。

清代康熙年间,康熙下令各级官员以“崇儒重道”为目的,向朝廷推荐“学问兼优、文辞卓越”的士子,由他亲自主考录用。由于当时汉族士子反清复明的思想较为突出,文化融合过程很艰难,他甚至把傅山强抬进京考试,李颙以绝食拒考却终被感化,最终形成了汉满文化和解,国家兴盛的局面。

康熙以最宽的胸襟,体现了对人才的重视。

众所周知,美国仅仅三百多年的历史,但是,由于以各种优越的条件吸引了全世界各民族的顶尖人才,成为了世界第一的强国。

其实,任何一个集体,如果拥有了最好的人才,必定会成为最顶尖的团体。华为公司在某种程度上说,对人才的政策正是美国式的用人思维。华为的工资高于西方同行的公司,所以世界上很多国家的科学家在为华为工作。华为至少有700名数学家,800多名物理学家,120多名化学家,更多的高级技术人才。

我们的祖国正处在伟大复兴的阶段,正在而且已经越来越重视人才的作用,这是非常好的。

对于中华民族而言,科学家、专门技术人以及军人是最可宝贵的。我们应该给袁隆平这样的科学家更好的待遇,给各行各业真正为国家效劳而有突出贡献的人才以更好的待遇,给默默为国奉献的军人以更好的待遇。

我们其实不必太过于以娱乐为宝。毕竟,娱乐不是国家的根本。娱乐至死的风气是一股浊流。

有一类人,不跟潮流,不以个人名利为导向,而以国家民族的未来为理想,是最值得看重和支持的珍宝。

施一公,是清华大学前副校长,中科院、美国科学院双院院士,首位获得“鄂文西格青年研究家奖”的华裔学者,首位获得“瑞典皇家科学院爱明诺夫奖”的中国科学家,他抛弃了美国的优厚待遇回清华,清华大学的生命学科多个学科在他的带领下取得了世界领先水平。但是,他却又产生了创办西湖大学的想法。他想联合顶尖科学家,创办高起点、小而精的研究型大学,培养复合型拔尖创新人才,推动祖国的进步、人类的进步。

在施一公看来,他虽然有希望得到诺贝尔奖,但是,“十个诺贝尔奖,也换不来一个西湖大学。”西湖大学要探索高等教育的新路,使研究不为制造论文所累。

科学为梦,一心为公,这样的人,是我们民族的无价之宝。

作为一个普通人,在平凡的工作岗位,兢兢业业地做事,也应该被视作国家的宝贝。各级技术人才、军人、教师,凡是能给国家添砖加瓦的,都是值得尊重的。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五千年的文化,就是重视人才的民族性格,在今天,应该发扬光大。

附:

王孙圉论国之宝

谢永红

前注:本篇选自《楚语下》。王孙圉是楚国大夫,他到晋国出访时,发表了一篇什么是国家之宝的宏论,既维护了国家的尊严,又启人犹深。(据《先秦散文选》)

【原文】王孙圉聘于晋,定公飨之,赵简子鸣玉以相,问于王孙圉曰:“楚之白珩犹在乎?”对曰:“然。”简子曰:“其为宝也,几何矣。”

【译文】王孙圉到晋国去访问,晋定公用酒食招待他,赵简子身带丁冬作响的玉佩来相礼,问王孙圉说:“楚国的白珩还在吗?”王孙圉回答说:“在。”赵简子说:“白珩作为宝物,流传几代了?”

【原文】曰:“未尝为宝,楚之所宝者,曰观射父,能作训辞,以行事于诸侯,使无以寡君为口实。

【译文】王孙圉说:“楚国没有以白珩为宝,楚国所宝贵的是大夫观射父,他能与诸侯交往时善于外交辞令,以此和诸侯国交往,使敝国国君不成为诸侯的话柄。

【原文】又有左史倚相,能道训典,以叙百物,以朝夕献善败于寡君,使寡君无忘先王之业;

【译文】又有左史倚相,能讲述古代典籍,用来帮助安排各种政事,从早到晚向我们君主提供前人成败的事例,使敝国国君不忘记先王的功业;

【原文】又能上下说于鬼神,顺道其欲恶,使神无有怨痛于楚国,又有薮曰云连徒洲,金木竹箭之所生也。

【译文】又能博得天地神灵的欢心,顺应他们的好恶,使神灵不怨恨楚国,又有湖泽名叫云梦泽,是盛产铜、树木、箭竹的地方;

【原文】龟、珠、角、齿、皮、革、羽、毛,所以备赋,以戒不虞者也。

【译文】龟甲、珍珠、兽角、象牙、虎豹皮、牛革、鸟羽、牦牛尾,都用来作为军备,以防备没有预料的突发事件。

【原文】所以共币帛,以宾享于诸侯者也,若诸侯之好币具,而导之以训辞,有不虞之备,而皇神相之,寡君其可以免罪于诸侯,而国民保焉。

【译文】用来供作为礼物,来为礼待馈赠诸侯,如果诸侯喜好礼物,就用外交辞令来说服他们,预备不测,从而天神保佑他们,敝国国君可以不得罪诸侯,同时又使国家和百姓得到保全。

【原文】此楚国之宝也。若夫白珩,先王之玩也,何宝之焉?

【译文】这才是楚国所宝贵的。像白珩这样的物件,是先王的玩物,有什么值得宝贵的呢?

【原文】“圉闻国之宝六而已。圣能制议百物,以辅相国家,则宝之;玉足以庇荫嘉谷,使无水旱之灾,则宝之;龟足以宪臧否,则宝之;珠足以御火灾,则宝之;金足以御兵乱,则宝之;山林薮泽足以备财用,则宝之。若夫哗嚣之美,楚虽蛮夷,不能宝也。”

【译文】“鄙人听说国家的珍宝有六件罢了。贤才能创造和评议各种事务,来辅佐治理国家,那么值得珍贵;祭祀玉器能庇荫嘉美的五谷,使国家没有水旱之灾,就值得珍贵;龟甲能够反映吉凶,就值得珍贵;珍珠能够防御火灾,就值得珍贵;用金属制作武器,能够防御战乱,就值得珍贵;山林湖泽能够提供财用,就值得珍贵。像那丁冬的玉器之美,楚国虽然是蛮夷之邦,不能作为国家的宝物。“

作者简介:谢永红,四川省西充县人,四川省散文学会会员。

相关文章

  • 读《王孙圉论国之宝》有感

    读《王孙圉论国之宝》有感 谢永红四川西充 (本文首发于微信号“化凤春天”,欢迎...

  • 《国语》之二百二十三

    王孙圉论国之宝 王孙圉聘于晋,定公飨之,赵简子鸣玉以相,问于王孙圉曰:“楚之白珩(heng)犹在乎?”对曰:“然。...

  • 古文观止:王孙圉论楚宝

    《王孙圉论楚宝》出自《国语·楚语》,记载了王孙圉论何为宝物的故事。 王孙圉是楚国大夫,有一次他访问晋国,晋定公设宴...

  • 读《古文观止》之王孙圉论楚宝

    《王孙圉论楚宝》讲的是:(楚国大夫)王孙圉在晋国访问,(晋国国王)定公设宴招待他,(晋国大夫)赵简子(佩带...

  • 王孙圉论楚宝

    《古文观止》第四三篇 愈发退步 实不该也

  • 王孙圉和里革

    楚国人王孙圉看见赵国大臣赵简子佩着玉器嘀哩咣啷在眼前晃荡,上去就是一顿训斥,你觉得是宝贝,在我面前,狗屁不是。若夫...

  • 《古文观止》5

    9.王孙圉论楚宝 对于一个国家来说,美玉不是宝,对国家和百姓有益的人才和财物才是宝。 10.诸稽郢行成于吴 这奉承...

  • 读《怨王孙》有感

    怨王孙 湖上风来波浩渺,秋已暮、红稀香少。 水光山色与人亲,说不尽、无穷好。 莲子已成荷叶老,清露洗、蘋花汀草。 ...

  • 煮酒论英雄

    煮酒论英雄 ――读《三国》有感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

  • 2022论语分享第354篇:识人善用是组织生存的最后防线

    【论语原文】 孔子曰:“仲叔圉(yǔ)治宾客,祝鮀治宗庙,王孙贾治军旅,夫如是,奚其丧?”(14.19) 【释义】...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王孙圉论国之宝》有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jazl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