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经典阅读
《中庸》读悟02:关于“中”的问题

《中庸》读悟02:关于“中”的问题

作者: 东篱文集 | 来源:发表于2017-11-26 18:59 被阅读0次

    关于“中”的问题

    文/吴文博  图/来自网络

            说实在的,“中”是《中庸》里一个十分模糊的概念。对它的理解与诠释决定了如何理解《中庸》的方向,也即对“中”的理解与诠释关乎“中庸之道”到底是一个消极的处世之道还是一个积极的处世智慧。

            因此,需要对“中”作一次深入细致的探讨。先看原文。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

            “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反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这是涉及“中”最密集的文字。居于《中庸》开头,在论述了“天命”“本性”“道”“教”等社会哲学基本概念及其相关关系以及在入世处事方面重要意义之后,集中论述了“中”“和”“中庸”等概念。其中“中”很模糊。

            在“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里“中”作何解?朱熹说:“喜怒哀乐,情也。其未发,则性也,无所偏倚,故谓之中。”后世大概都是以朱熹的这个解释为依据,把“中”理解为“持中守正,不偏不倚”。就是说,一个人对喜怒哀乐能按应有状态进行掌控,使之无所偏倚,这就叫做“中”。这说法显然是以己度古,有随意猜测之嫌。试想,人的喜怒哀乐等情感反应“未发”就是没有表现出来,没有表现出来的情感情绪你怎么知道它们是有所偏倚的?或者没有表现出来的情感情绪可以叫做“动机”“意念”,也就是心理状态。当然,它们可以有倾向性和指向性的。大概古人没有“动机”“意念”等心理状态描述这些词,就笼统地用了“情”字。所以才有“喜怒哀乐,情也”这个说法。

          《说文》:“情,人之阴气有欲者也。”“有欲”是什么?就是心理状态的对外倾向、指向、要求与愿望。《礼记·礼运》说的具体些:“何谓人情?喜怒哀惧爱恶欲七者,弗学而能。”用现代人的理解来说,情,就是因外界事物所引起的喜、怒、爱、憎、哀、惧等心理状态。

    《中庸》读悟02:关于“中”的问题

            然而,“其未发,则性也”如何理解?喜怒哀乐没有发出来,就是“性”。这个“性”是什么呢?按朱熹的说法,这个“性”“无所偏倚”,就是“中”。显然问题出在这里。没有发出的“喜怒哀乐”这种“情”就是“性”,这个“性”就是不偏不倚。这逻辑让人费解。我们不妨据此绘出如下关系式:

    喜怒哀乐==情

    而没有表现出来的“情”==性

    性⇒不偏不倚(无所偏倚)

    按此逻辑推理,“喜怒哀乐”没有表现出来就是“性”,它是“无所偏倚”的,即它是“中”。

            显然,“情”这种由外界事物引起的心理状态从它的产生起就应当有所指向,有所倾向,是一种被动的应激性反应,不论表现出来还是“未发”都不可能“无所偏倚”。因此,它有喜、怒、爱、憎、哀、惧等表现形式。人类这种对外界事物的应激性反应是一种自然属性,它是由人的天性决定的。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不可变更。由此可以看出,朱熹的解释是不完全正确的。应该改为:喜怒哀乐,情也;其未发,中也。“中”是什么?以我的推测,应当是:中者衷也,名词。未发之情,应该是心理状态。如此,完整地表述朱熹的注释,就应该是这样的:喜怒哀乐,情也;其未发,中也;此之谓性。意思是,喜怒哀乐是人之常情,它没有表现出来,也只是人的一种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是人的本性。

    《中庸》读悟02:关于“中”的问题

            这是对第一个“中”的理解。有了这个理解,我们再来看《中庸》接下来的文字就容易多了。先来看“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各种版本对这个“中”的注释都很一致:“中”读作zhòng,动词,符合,合乎。问题是,“节”怎么理解?其实,“节”就是规律、节奏、法度、常理。《中庸》的意思是说,像喜怒哀乐这种心理状态的产生是人之常情,本性使然;一旦表现出来就要符合常规法度,恰到好处,这才是和。做到这一点,世界才能和谐,一切都会健康发展。因此,接下来《中庸》说:“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这里的“中”也不好理解。以我的推测,这里应该是“衷”即“喜怒哀乐之未发”状态,它是人的天性,事物的本性,天命之谓,世界的根本。“和”是“发而皆中节”的结果,是“率性”的境界,所以,做到和是遵循事物本性和运动变化规律处理天下一切事物的普遍原则。实现了“中和”,天地自然一切事物就会恰当和谐相处,秩序井然,万事万物也就能够运动变化,孕育发展,生生不息。

            “致中和”,一方面要达到尊重天命之性的原则,一方面要实现世界万物和谐的境界,是一种理想的自然社会状态。这或许就是《中庸》所希望的自然社会理想状态,这种境界一般人不容易达到。因而《中庸》才引用孔子的话进一步作了说明。君子能够做到,小人不但做不到甚至经常反其道而行之。君子能够时时刻刻坚持中庸之道,并“不可须臾离也”;小人对待中庸之道却毫无忌惮,随心所欲。能够做到中庸之道成了区别君子与小人的分水岭、试金石。

            在“中庸之道”里,“中”应该还是“中和”两个意思的辩证统一,即一方面要“中”,同时还要“和”,是一种“致中和”的境界和理想。一直坚持“中”,努力实现“和”,达到“中和”的理想,并且时时刻刻,始终如一,使之成为常态,就是“庸”。庸者,常也。把“致中和”之事做到常态化,自然化,确实不容易。所以,子曰“中庸其至乎!民鲜能久矣!”当然,“庸”还有一重意思,与君子小人相比,处于二者之中的人,都应该是平常之人。庸还指普通大众——既不是君子也不是小人的中间大多数。

    《中庸》读悟02:关于“中”的问题

            关于“中”的问题,现在可以总结了。

            一、相当于“衷”,名词,表示心理状态,指没有表现出来的喜怒哀乐等心理活动。“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说的就是这种情况。

            二、动词,中(zhòng),符合,合乎。人的心理活动一旦表现出来作用于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时总是要遵循事物本性和运动变化的规律,才能达到恰到好处,实现万物和谐,健康发展的目的。“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说的就是这种情况。

            三、表示最理想的境界,一方面要遵循天命,率性而为,一方面要符合法度常理,和谐共生,并且一以贯之,成为常态。“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庸其至矣乎!”

    《中庸》读悟02:关于“中”的问题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中庸》读悟02:关于“中”的问题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jclb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