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教育,原本就是温和的浸润

教育,原本就是温和的浸润

作者: 纳兰紫潇 | 来源:发表于2023-01-22 12:53 被阅读0次

    ——韩素静《上一堂朴素的语文课》

    阅读是一种美好的享受,我们的好奇心可以在故事的铺成中得到满足。

    温和的浸润来自老师的涵养和修炼。这种涵养和修炼最直接的表现是对学生的耐心等待。

    课堂是学生的,要对学生留有期待,要从学生的现有水平出发。当老师的声音柔和起来,自然给学生创设一种平和的环境,如此生命才能自由舒展,自由的成长!平和其实蕴含着很多力量。

    真实,是课堂的生命,课堂因真实而绽放光彩。

    语文老师的作用是什么,是浸润,是用自己的语言营造一个场,用场内的所有细节浸润孩子的每个细胞。语文老师的另一个作用是唤醒,唤醒孩子渴望被文字浸润的心灵。简而言之,一个语文老师想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依靠的绝对不是技巧,而是丰厚的底蕴。

    语文课,应该带领学生在文字间走几个来回,让学生感知文字的丰厚性,因为我们的目的不仅是考试,更是为了涵养心灵。

    语文老师要静下心来细读文本,甚至像婴儿般无知的阅读,像文学家般思考着阅读,像教育家般辩证的阅读,唯有这样,我们才能拥有一双慧眼,一双毒眼,才能看出有限文字背后有怎样无限的文字内涵。也这样,才能拥有专业的尊严。

    课堂,当静则静,静下来是为思维抵达更深处,是为把思考的痕迹留下来。有时候,我们的课堂静往往比动更加可贵。因为它能让每一个个体主动去想象,自动去揣摩,思维的火花静静地闪烁,情感的波涛静静地流淌,在这样的静中,学生芬芳的心智之花悄悄开放,真正实现了生命在场。

    语文课,原本可以上的这般扎实,厚实,丰实。

    课堂教学是动态生成的过程,叶澜教授曾经说过“课堂应该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生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风景,而不是一路都必须遵循固定的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过程。”如果说预设提现了对老师对文本的尊重,那么生成则体现了老师对学生思维的尊重。预设体现着老师教学设计的计划性和封闭性,课堂生成则体现教学的动态性和开放性。

    因此,课堂上预设和生成同样重要,预设是生成的基础,生成是预设的提高。教学中,我们要尊重每一个教学细节,让每一个精彩的生成随时产生,让每一个细节都在智慧里闪光,千万不要让预设捆绑住手脚。

    在一般人眼里,语文教师教记叙文时就要像一个严谨的科学家;教议论文时就要像一个善变的演说家;教诗歌时就应该有诗人的气质;其实,作为语文老师没有那么多的要求。只要我们能够静下心来,去倾听学生内心真正的声音,我们就是一个称职的教师,一个优秀的教师。是的,静下心来去倾听学生内心的声音吧。只有这样,我们的学生才能够实现真正的成长。

    ——阅读笔记分享

    假期一直在读《上一堂朴素的语文课》这本书,阅读半个月之久,我一次次被文章中朴素的语言所打动。经常边读边反观自己的日常教学,也会在细品书中的语言文字时结合自己的教学经历进行对比,慢慢理解了“朴素”二字的含义所在———原来语文课要上得扎实、朴实和厚实。

    那么,怎样才能让语文课上得“实”一些呢?从阅读中我的收获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会更接近真实。

    一、语文教师的第一项基本功——研读文本

    韩老师说“谈到语文教师的基本功,很多人想到的是普通话标准,朗读有感情;粉笔字漂亮,板书工整;能说会道,善于煽情……总之,语文老师的功力,似乎更多地表现在那张嘴巴上,他一张口别人就能知晓他是个语文教师。”当然,一个人的语言能力能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他的实力,一张口就能看出一个人的厚度,但如果仅仅有表演的功底,还不能算是最优秀的语文教师,最优秀的语文教师应该有一项别人一眼看不出的能力一研读教材的能力。

    余映潮老师在《致语文教师》的《教材研读的创新》一文中,这样说:“课文研读,是语文教师最基础、最常用、最必需的学习技法……课文研读的领悟程度,影响着教学设计的质量。”“阅读教学要做的最基础、最细腻的工作,就是科学而又艺术地分析教材,教师的任务,就是把教材读厚,把教材读薄。”“课文研读是语文教师的第一功夫。语文教师的这种功夫,表现在能够读出课文的味道。语文教师必须精读语文教材。可以说,如果没有教师的精读,则一定没有精读的教读,没有生动的课堂交流。也可以说,有了教师的精读,才可能有精彩的教读,才可能为精彩的课堂教学莫定良好的基础。”

    由此可以看出,教师独立研读课文是重要的。教师,必须历练自己研读文本的能力。到底该怎么历练呢?

    一是在自然状态下阅读。教师第一次接触课文,最好是独立地完成阅读。在没有任何辅助资料的情况下,以一个普通读者的视角完成对课文的阅读。以一名读者,欣赏者的身份,全身心地沉浸到文章里。二是语文教师的身份的阅读,发现和确立教学的价值点。特级教师钱梦龙老师也说:“我在每教一篇文章之前,总要反反复复地读,一直读到确实‘品”出了味儿来,才决定怎么去教。”他认为,只有自己对文章有了体会、有了感情,才能通过适当的引导,把学生读文章的热情也“鼓”起来。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会习惯性地拿起教师用书,直接进行备课,教学的目标,重难点把握不会有偏差,但是往往忽略了自然状态下的阅读,作为语文教师该有的阅读。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教师应该研读文本,走进文本,有自己的阅读体验,课堂上才能与学生进行思维的碰撞,体验的交流。因此,教师在备课时,一定要潜入文本,静心阅读,从文章中的字里行间读出教参、教辅上没有的内容;从文章的空白处,读出作者要表达的内涵;不仅要看懂文字承载着什么,还是要明白文字空白处流淌着什么。只有当“思考”代替了“搬运”,我们的课堂才能长出自己的灵魂。

    语文教师,一定要在研读文本上下功夫,要认真阅读,独立思考,反复咀嚼,要真正弄懂课文的精髓。自己钻研所得,才有真切的体会,站在讲堂上心里才踏实。

    二、语文教师的第二项基本功——阅读,要选择合适的方式

    课堂上,经常听老师这样说:“请大家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老师们之所以喜欢用这句话,是因为这句话突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有选择权,喜欢以什么样的方式读书就可以采用什么样的方式去读,这样的课堂是民主的课堂。

    但如果细细分析一下,就知道这句话包含着不科学的因素:读书方式之间是否有区别?在某一特定环节,所有的读书方式都适合吗?或者说,在众多的读书方式中,某一特定环节是否有最合适的读书方式?

    课堂上,我们一般采用朗读、默读、齐读、分角色朗读、配乐朗读等读书方式。尽管这都是在读书,但因为不同的方式有不同的参与器官和不同的呈现形式,达到的目的或者最大的收获也就不尽相同,这样说来,在不同的环节,还是应该有最适合的读书方式,而不是学生喜欢怎么读就去怎么读。

    对于初次接触文本的学生来说,最适合的方式应该是默读。因为默读只调动视觉器官与思维器官,速度较快,更能满足学生快速了解文本的愿望,并且默读的速度和节奏不受其他人的影响,适合一边读书一边思考,如果遇到了模糊的地方,可以重新回到上文去寻找信息,还可以在重点或者艰涩的地方反复回顾思考。所以,初次接触文本时,默读应该是比较合适的方式,教师应给足时间让学生自由读课文。同样,细细品味某些词语或者语句时,也适合用默读的方式,因为默读没有固定的节奏和速度,有助于学生选择合适的速度去思考,有时候,表面的沉静并不代表思维的沉静,静水流深,说的也很有道理。

    出声朗读要调用眼、口、耳等多种器官,语言文字通过多种感觉器官作用于大脑。朗读能发展学生的口头语言能力,加强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并且,在朗读的过程中,读者能再次深入文本,体味语言的韵味,体会文中语言文字运用的奥妙之处。通过反复朗读,可以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是对文章的又一次升华。也就是说,出声朗读的过程,是先出于ロ、再入于耳,然后了然于心的过程。如果读多了,读顺了,读熟了,书面语言转换为口头语言,就能既入耳又入心。所以,出声朗读适合在大致了解文本之后,需要进一步具体把握文章之时,既可以作为进一步揣摩语言的手段,也可以作为对文本把握的一种反馈。

    分角色朗读应该在学生理解全文、充分把握文章情感之后,老师可以指导学生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因为只有充分把握文章的情感,学生才能更好地揣摩不同角色的性格和态度,把对不同角色的理解转化为不同的语气和语调,用不同的声音表达自己对文本的理解。

    当学生充分把握文章情感之后,需要渲染气氛、推波助澜时宜用配乐朗读。音乐的介入,是为了借助于音乐更好地抒发情感,如果对情感没有深入的把握,音乐又有什么作用呢?

    至于齐读,这种方式能让所有的学生参与到朗读中来,对于那些没有朗读习惯或者羞于开口朗读的学生来说是个较好的锻炼机会。有时候,齐读还可以作为课堂组织的一种方式,因为毕竟那么多的声音,那么强的气势,可以烘托气氛,提醒某些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但我们也应该看到齐读的不足,因为齐读时,学生的注意力容易放在追随共同的节奏上面,从而放弃了自己的抑扬顿挫,所以对于齐读还是应该慎用。

    不同的读书方式既然有这些区别,那么,课堂上,我们还是应该根据不同的进程,选择最适合的方式。让我们把“选择你喜欢的方式”换成某种具体的、合适的方式来读书吧。

        于老师曾这样说:“有人把读书叫煮书。饭可以煮,肉可以煮,书怎么煮呢?煮书就是把书读熟,读出味道来,把文章读懂,把文章的思想感情读出来。”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来了解世界上的一切。”朗读课文时,通过前后指导,让学生在自己读、别人读、听老师读、看老师带表情读的过程里反复比较,反复思考,从而让学生在比较中得出:要想用声音表达对一篇文章的理解,就需要从语音、语调、感情、表情、停顿、语气等几个方面把握。此过程调动了学生的各种感官,让学生沉进了文本,贴近了文字,感受到了字里行间的空白处流淌着的东西。

    我想,在以后的备课中,一定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去进行教学设计。

    余秋雨曾说:“阅读是个人的事,字字句句都要由自己的心灵去默默感应,很多重要的感受无法诉诸言表。”是的,真正意义上的阅读是宁静的,是远离喧嚣的,是灵魂与文本的交融,因而,语文课堂,教师一定要给学生一个静静读书的环境。当学生默默在文字中潜泳的时候,尽管他们表面’静若处子’,思维却’动如脱兔’,宁静的外表下掩盖着思考的潜流,灵光在闪现。

    常规课堂上,我们注重的多是读的声音、读的形式、读的技巧,一句话,强调的是学生的嘴巴,而没有注重学生的内心。其实,我们只需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静静地阅读,默默地沉思,让他们静下心来,去勾画,去圈点,去批注。只有静下心来思考,才能摸索到通往知识殿堂的路。

    三、语文教师的第三项基本功——语文教学要扎扎实实练习写作

    学习写作是语文课堂的一项重要内容。但我们平时的课堂,阅读课只是用来分析课文,作文课才用来写作,阅读和写作处于分庭抗礼的状态。殊不知,课文本身就是写作的范例。书中于老师就抓住阅读课带领学生进行了扎扎实实的写作训练。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于老师在学生写完后,并不急于让学生展示,而是让大家自行修改。好文章不是写出来,而是改出来的,怎么修改呢?叶圣陶老先生曾指出:“写完了,从头至尾看遍,马上自己审核,自己修改,这是一种好习惯。写完了,站在读者的地位,把自己的文章念一遍,看它是不是念起来上口,听起来顺耳,这样做是从群众观点审核自己的文章,也是一种好习惯。”这节课,于老师就给学生介绍了“朗读检查法”,并指导学生通过这种方法自我检查。确实如此,很多时候,默读并不一定能检查出不通顺的地方,而出声朗读,语感本能地会告诉你,哪里是通顺的,哪里是不通顺的。就如平时说话,谁也不会把自己要说的每一句话都先写下来,但我们说出来的话却是通顺的,原因就是我们已经具备了语感。所以,“朗读检查法”是个有效的自我检查的方法,于老师深谙此道。

    自我修改之后,于老师进行集中指导。他从字、词、句、修辞的运用是否合适,文章段落是否清晰,语言是否简洁,情感是否真挚等方面进行指导评析。发现学生的优点,马上就提出表扬。针对出现的问题,他也及时指出,及时纠正。这样的课堂才是真实有效的。发现不足,然后纠正,才能让学生有所进步。

    评价一个语文教师是否优秀不在于他给学生讲解了多少课文,传授了多少语文知识,而在于他是否交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激起了学生读书的兴趣,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

    细细阅读,才觉语文课,原来可以上得这样真实、扎实、厚实和丰实……

    ——阅读后感整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教育,原本就是温和的浸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jcoc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