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产品形态化有意思的文章产品面面观
场景化设计系列之一:转型之痛

场景化设计系列之一:转型之痛

作者: Kidult | 来源:发表于2015-12-02 21:02 被阅读1311次

这一系列的文章,写给转型中的自己,写给离开界面、走进真实世界的设计师——他们可能有很多名�称:“体验设计师”、“O2O 体验设计师”、“服务设计师”、“互动设计师”……

离开熟悉的环境,一切显得那么陌生,新鲜感夹杂着无知无能的羞愧一起迎面涌来。从虚拟的界面来到真实世界中的场景,设计师如何重新定位自己?如何应对新的挑战?如何发挥价值?

每一天,疑问都在增加;每一天,不变的主题就是学习。�时不时需要用可汗学院的宣传片 「You Can Learn Anything」 来鼓励自己。

而最好的鼓励,是把这些记录下来,让不足发现不足,让思考引起思考,让行动激发行动。

场景化设计第一篇,我们先来聊聊天~


“站在风口,猪都能飞起来”——雷布斯

因为雷总的魔性金句,最近,我们常有一种“此刻抬头望天,一群轻盈的猪正在乘风起航,扶摇九天之外”的古怪即视感。O2O 无疑是这两年最大的风口。创业者前赴后继投身这股浪潮中,野蛮地“改造”原本浑身痛点、但被习以为常的行业和服务。

开始接触线下真实场景后,不少“纯Online”的从业者,会有一个感受:

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 马歇尔·伯曼

十年前,从传统行业进入互联网淘金的人,大概就会有这样的感受。今天,当互联网从业者回到本来熟悉的线下世界,却也难逃同样的困境:从前所熟悉和奏效的认识、做法,大部分已失效。

对互联网产品的设计师而言,一个时刻摆在眼前的问题是:“O2O用户体验设计怎么做?”

这是一个危险的问题。

“用户体验设计”这个词,本来就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通过相关概念的普及,国内互联网公司空前重视“体验”(至少“体验”不离口)。这让国内互联网产品的体验水平(至少是界面设计水平),成为世界一流。但是另一方面,原本被称作“美工”的设计师们,终于找到一把“尚方宝剑”,挟天子(用户)以令诸侯,将原本应该由公司全体员工关心的核心问题,狭隘成了一个部门的职责。拉起“体验”大旗以后,设计师发现,从职责到能力,自己hold 不住这个命题,于是又有了很多“设计师的话语权”的讨论。在热热闹闹的讨论、会议、布道、培训中,概念越炒越大,职位名称越来越花哨,但是有多少设计师认认真真地去提高能力,努力转型,挑起肩头越来越沉重的担子?

曾经做过亿级用户产品的设计师,一定面对过很多很多困惑和迷茫。可是当设计的对象和领域扩展到线下以后,困惑和无力感每天还在增加,这让我对“设计师”这个岗位有了更多的质疑和思考。

不少朋友以为,我所在的团队主要负责微信红包和支付后台系统的界面,实际上,我们团队在做的是这些(详情可�查看“微信支付商户通”公众号):

微信行业解决方案.png

每天,我都有一种离开火星老家,然后被抛弃在地球的感觉。地球人的想法和语言,根本就是从外星来的呢:

每天都要直面自己对行业的无知,认识以前接触不到的人,跟完全不同背景的人合作,接受设计方案不被�采纳、起不了作用的现实。但也许这才是一个设计师成长的良好环境:

Get your hands dirty and get shit done.

预告:下一篇我们聊聊什么是场景化设计


00的公众号,更多分享酝酿中……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油条没有了:特别想往服务设计这方面发展
    Kidult:@jeffreyshieh 嗯我挺赞同你的观点。不过想设计更复杂的东西,对能力要求也越高,这些能力其实跟“设计”没太大关系了
    油条没有了:@Kidult 哦?哈哈,我们有个共同的朋友,她曾经跟我提到过你的反馈。你说的坑是不是指这种O2O项目的设计涉及到的资源、利益网特别大,执行和推动起来会比较费劲?

    可是,我想做这个是因为我老感觉单纯界面上的交互设计经常没有存在感,更重要的是,人与数字界面的交互只是用户体验中的一小部分,做的再好也不是完整的“用户体验设计”;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数字界面只是整个服务行业中的一小部分,而且相比国外发达国家,在国内,似乎互联网的用户体验发展远远超前于其他“真实世界”的用户体验,真实世界的用户体验市场似乎更加庞大。

    不知你当初怎么看……不可能只是习惯性的去尝试新鲜事物Keep learning吧...
    Kidult:@jeffreyshieh 坑很大😁
  • truelie:Dirty Shit Done
  • Jeffery_Tse:交互设计O2O先行者,感觉这是新爆发点且已经开始了!

本文标题:场景化设计系列之一:转型之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jfsh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