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前两天追尾了。就低头的一瞬间,三秒钟,看了一下手机,一抬头的时候,40迈的速度,就已经把前方的车辆撞出几米开外。万幸,除了车受了点损失之外,一切平安。
撞车前脑海里的小人是这样想的:哇咔咔,开车这么无聊的时间,就看一下手机嘛,又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很多人都是边开车边看手机啊,况且你以前开车的时候还一边吃东西、一边听书、还一边想其他的事情,同时做四件事情啊,那简直惬意的不要不要的好不好!你现在看一下手机,而且又不做操作,只是低头看一下导航自己到哪里而已嘛——多正当的理由!
当“吱——咣”传来,事故之后,那个小人开始反思:搞什么鬼!“一双手做一件事”可是自己写的,你自己刚刚学过的《少做一点又不会死》这本书看哪里去了?!还写了读书感悟,为什么自己又不能少做一点?!少做一点真的会死吗?!
当然不会,只是为时已晚!
女司机
听到过这样的一个理论,我们暂且把这个说法的科学性放在一边,且当个笑话来听听吧:是说男性司机在开车的时候,一门心思只想开车,大脑里面不会有随意胡思乱想;然鹅,女性司机往往开车的时候总是会一边开车一边想其他的事情。有多少女性司机中招了呢?
初听这个理论的时候,哈哈哈笑过——我就是个标准的如上所述的女司机,所以一直以为所有人都和我一样,会一边开车一边思想随时抛锚状态,听到这个理论的时候着实诧异了一把——纳尼?居然还有那么多人在开车这么无聊的时候,大脑居然是不抛锚状态的!
烧水壶
现在认真回想起来,于我来讲,我貌似很喜欢同时做两件或者两件以上的事情,比如一边做饭一边还要开手机看着电影。
从小接受到的时间管理的理念讲:你在一边烧水的时候,在等待时间可以去做另外一件事情,那么等你水烧好了,另外的一件事情也会做好。这种思维深刻的影响着我的前半生。
且不讨论这样的时间管理是不是更为最佳,我仅仅讨论于我自己来讲,长期养成这种思维习惯的结果——这种惯性思维现在体现在了我的开车时会无意识的看手机、开小差,还体现在了我做一件事情的焦虑状态上。
至于到底焦虑什么,我想,大概应该是焦虑在这段等待的、或者是无聊的时间,没有被我更好的利用——而我其实还有更多时间是根本没有利用的,只是在躺着,或者发呆,或者浪费。
”追尾”
曾经有个主流思想叫做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这个思想精髓,被我自己曲解成为:两手要像挑扁担一样同时做两件不同的事情,并且两件事情都要做好。
现在看来,人只有一双手啊,干嘛不先做一件事,停下之后再做另外一件事?这样的过程会不会更让人专注于当下?
这次追尾,让我反省到生活的很多事情处理上,都会有这样的“追尾”结果,即两手都在抓,却两手都没做好,最后成了狗熊掰棒子,一个都没留住,还让自己最后受到各种批评、指责、甚至是严重的后果。
比如,几件事掺杂在一起却分不清轻重缓急主次关系,样样精通却样样稀松,最后,轻则落得时间浪费,重则所有事情重新来过,更甚者错过工作推进的最佳机会,导致自己的事业发展受到严重影响——造成“追尾”状态,说小也小,说大也大,一个小小的动作,一个惯性的意识,可以影响自己事业乃至人生的转机。
所以,今天,你有想过,你曾经有过”追尾”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