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喜《 水形物语》荣获今年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艺术指导、最佳原创配乐4项大奖,成为最大赢家。
继《金刚》《剪刀手爱德华》《美女与野兽》《她》之后,这是电影史上又一部讲述跨越物种的爱情的经典之作。
这样的爱情,或许有的人表示“三观尽毁”,但无可否认的是,人与兽的结合在人类的文明中有着悠久的历史。比如希腊神话中,宙斯化身为一只天鹅,飞到埃托利亚国王的女儿丽达身边,令她怀孕,生下四个鹅蛋,孵出四个神。
米开朗基罗画作《丽达与鹅》
《丽达与鹅》在艺术史上有多个版本,达芬奇、米开朗基罗、委罗内塞、达利、托姆布雷都有同名画作。
古埃及、古印度、中国的神话中,也有许多人兽结合的神。这与当时人们对于动物的崇拜心理有关。远古时期,人类尚未征服自然,对于外界的虫鱼鸟兽、花草树木等事物抱有敬畏和憧憬之情,并渴望从他们身上得到力量。
而在东方民间,也留下许多动物报恩的感人故事,比如日本有仙鹤报恩,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中有狐仙报恩的故事。包括每年暑期档重播又重播的经典《新白娘子传奇》,本质上是一个白蛇报恩的人兽恋:
在这些古代传说中,我们会发现动物身上也会有人性之美。哪怕是跨越物种,它们也能通过化为人形的方式,和人类实现情感的交流。这样的故事,我们是觉得美的。
相比之下,一些日本“人兽”题材的小电影,则会让人觉得恶心,重口味,因为仅仅为了表现猎奇和肉欲。
这也是为什么同性恋逐渐被人们所接受的当下,同是禁忌之恋的人兽恋始终不为人们所认可。之前在知乎上看过这么个问题:
大部分回答都持否定态度,一致的原因都是:你认为恋爱自由是一种人权,但你怎么知道你所爱的那个动物,本身愿不愿意呢?
如今很多人对于动物的喜爱,已经到了很夸张的地步。比如排名第一的答案,就说到几年前,在丹麦兽交是合法的,大量嗜兽者涌向当地的动物妓院,满足自己的性欲……
情感层面上,之前也听过一个很夸张的例子,有一个妇女已经结了婚,也有孩子,但每天只管家里的狗吃不吃得好,穿得够不够暖,远远多于对家里人的关怀。这也算是一种都市症候群吧,许多人对于宠物的关注远远超过身边人。背后的心理,有空虚,孤独,对于他人的不信任,正如网上有句话“见过的人多了,我越喜欢狗”。
这样一种喜爱,并不是一种纯粹的美好情感,而夹杂着占有、偏执的欲望。
此外,还有一种人群叫“恋物癖”,就是对于某些物品有着极端的喜爱,以至于到了一发不可收拾的地步。之前看过一部电影叫《充气娃娃之恋》,讲的是一个内向孤僻的男青年把一个充气娃娃当做他的女朋友。小镇里的居民们配合他的臆想,也把“她”当做一个真实的人,最后男青年打开心扉,学会接受现实生活。
而现实中,真的有人和充气娃娃结婚了。
此外,还有各种奇葩组合:
和电脑游戏中的女人结婚;
和枕头结婚;
嫁给埃菲尔铁塔;
……
估计以后还会有这样的:
这个世界,真的是太疯狂了。
因此,我觉得关于跨越物种的爱情,在电影院里看看就好了,在现实中这根本不能算是爱情,而是一种被自己的欲望摆布的畸形情感。
你爱它,至少等到它能亲口说“我爱你”再说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