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意既是心,识既是脑,合起来叫意识。而且意在前,识在后,先意后识,而且意决定识。为什么是这样呢?这要从生命最开始的地方说起。
地球上一开始是单细胞生物,它们通过细胞膜细胞壁来获得氧气和养分,当出现了多细胞生物以后,内部的细胞就无法从外界获得生存所需要的必要条件,这时就进化出了一套体液系统,由体液为所有体内细胞提供营养和氧气,为了让细胞持续的获得养分,就需要体液在体内循环,就进化出了体液泵,和体液管,这就是最原始的心血管系统。建立了心系统之后的生物才可以叫动物,因为心血管作为一个功能系统,它既能够为多细胞体提供生存所必须,又能通过体液的循环量,循环速率,循环稳定性等,来影响细胞的状态,从而影响整个生物体的状态,这就是最原始的情感,它是由心血管系统结合全身细胞而产生的一种反应,这种反应的目的是让生物体更好地生存。虽然它不能决定进化,但是它却参与进化,影响进化结果。
生物进化分两条主线,一条是生物体的进化,一条是生物意识的进化,它们之间互相影响,互相促进,意识决定形态,形态又反作用于意识,形态是意识的载体,意识又塑造着形态。意识不能决定宇宙大环境,却能影响生物体这个小环境。
心血管系统是多细胞生物以来进化出的第一套用于生存的系统,细胞体为了更好的生存,会越来越大,而且会进化出更多的系统,于是出现了后来的五脏六腑,四肢五官等系统,包括大脑。如果我们来看胚胎的发育,其实胚胎的发育过程就是生物进化的一个缩影。胚胎先进行细胞分裂,然后就建立起心血管系统,来维持细胞的生存,心脏开始跳动,然后再发育出其它系统。所以身体里所有系统都是心系统的工具,都是心为了让生物体更好地生存而创造的组织器官。有了心就有了意,有了意就有了一切,心生万物就是这个意思。
大脑就是一个执行中枢,它本身具有记忆,逻辑处理,学习,识别,计算等功能,它通过神经系统控制身体所有器官来完成心的意,因为脑没有情感,它不能产生意。一台电脑放在那里,如果没有人去用它,他就是废物一个,因为它没有得到意的指示,意来自于心,心来自于人。人有生存欲,有求知欲,脑才能通过各种感知器官对客观事物进行识别,分析,归类,整理,定义,就形成了万物,产生了文化和科学。所以心才是意识的本源。现在的AI都是电脑,是人赋予了它心,给了它意,他才能根据人的旨意去执行各种操作,如果AI有了情感,就有了心意,那才是真正的AI文明。
那么,心与脑是如何对话的呢?通道有三种:①神经学通道,通过神经冲动传递信息;②生物化学通道,通过激素和神经递质传递信息;③生物物理学通道,通过压力波传递信息和能量学通道,通过电磁场相互作用。
沿着所有这些管道进行的心脑相互交流就会显著影响大脑的思维活动。人的大脑通过接外部和内部的信息来塑造个体自我,眼耳鼻舌身的外部感官感受到外界的信息,体量巨大在养生注意力的加持下得到大脑思维的加工和处理,形成了人类的思维意识。
心脑相互对话回路传送的内部信息,直接作用于大脑的最原始的部分大众,甚至可以说是塑造了大脑的基础功能,形成了人类的潜意识。
著名的心理学教授盖里·希瓦兹在心脏移植后,性格明显的发生了大变,继承了心脏捐赠者性格的患者,进行20多年的调查研究,发现人类的心脏也许有某种“思考和记忆功能”,心脏除了血液循环功能外,还具有内分泌功能,它能分泌出一些化学分子,如心钠素、生物活性多肽等。这些“肽类激素”蕴含着捐献者个体的一些信息,导致被捐献者的性格和生活习惯、饮食习惯以及梦境等发生了一定的改变。所以对于每个人来说心脏不仅仅是个血泵中心,可能还是第二个大脑。
心是属于感官方面的器官,能够感知和接受到五脏六腑已经身体外部的信息,具有潜意识特性,属于感性思维层面的初级认知器官。大脑具有进一步加工处理各种信息的功能作用,属于理性逻辑思维方面的器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