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身为某大学教授的同学发来一篇文章给我。
她说,你看看,你的理解和我一样不?我儿子关于这篇文章的理解,让我很上头,不知道怎样和他说。
我看了一下,是一篇短篇小说,大致情节是:
执行任务的三个警察,在紧紧地盯着一个正办喜事的地方,这是犯罪的人在举行婚礼。领队老谢要求监视的车后退一下,不要让他人看到,反正犯罪的人也跑不了,等人家把喜事办完再说。
看完后,我问同学是哪个地方,让她和上初中的儿子争论不休了。
同学说,我认为老谢的这些说法,做法,还有其他的一些细节,透露出的是主人公人性中的善良。而我儿子非要说,这才不是善,这是标准玩的弄别人,看这别人表演,像猫捉老鼠,肯定很得意想,你死定了!
我大笑说,你儿子角度够犀利,这是不是两代人的观念之差?
同学说,貌似不是,这该是对人性的一种误解。
我说,你别着急,孩子这么理解,是受这个年龄及环境的影响。现实生活中,或许同学之间,或许他看到的新闻,是有这样的心态的。
孩子还不能完全理解接受作品是高于生活的,是生活的提炼加工。
我们年少时,也嫉恶如仇,喜欢快意恩仇,认为那是慷慨淋漓的人生,鲜衣怒马,仗剑天涯,豪气冲天,不姑息任何人才是真人生。
但事实上的人生,我们是到现在才明白,不是以前所想的那样。不到一个年龄段,很难理解得了。
同学说,是啊。可惜,人的悲哀也往往在于,这种年龄增加,获得的感悟很难真切传授下去。每个人,出生后都是零开头,去感悟,等到明白了,也就到了人生尽头,无论多想把自己的人生体验传给下代,科技多么发达,这种独特人生感悟也无法传达,人,必须是自己摸索,体会。
说完,我们都笑起来,记得十几年前,我们可不具有这样的感慨!
大概是一路走来一走一瘸,慢慢挪腾过,我们才更懂得了慈悲善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