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3日 星期日 深圳 晴999/1000
今天是住院第10天。
昨天问了主治医生,啥时候可以出院?主治医生说:周一检查一下刀口,再做个手术接位处的拍片检查,周二就可以出院了,平时要多练习“爬墙”。所谓爬墙就是受伤的那只手的手指顺着墙壁上下慢慢走动,以恢复手术接驳部位的灵活性,长期练习,以达到之前的原状。
再续写第四类人之前,先说点昨晚的感受。
昨晚吃完晚餐之后,陪护小罗扶着我在骨科13楼走廊散步,她聊到了这些年她所遇到的一些印象深刻的病人,很自然,在医院住院部的其他楼层也会有每个人都不太愿意面对的很残忍的话题。她说她在其他楼层送走了3位。后来我们又聊了“临终守护师”这个新型职业。
这两个话题就叠加在我脑袋里发酵,但到了晚上,也不能跟其他人说。晚上9:30肌注完成,我就随药物的作用睡着了。23:49分醒来,这个肌注的药物对我的安眠作用刚刚好2个小时。然后我就瞪大双眼,望着窗外的光,细数一分一秒。
2点,睡到腰疼、背疼,就走到病房门口,扫了一眼护士站,还有值班的护士小姐姐,你们辛苦啦!
然后百无聊赖继续躺在床上数时间。
3点,临床的老太太叫陪护,需要上洗手间。一阵小响动之后,再次听到了房间里每个人的均匀呼吸声。
一会儿,护士站响起了激烈的电话声,然后就听到了护士小姐姐喊“黄医生、黄医生”,然后就听到了黄医生的声音和其他人的声音,紧促的脚步声和手术推车的车轮声混杂在一起,回响在走廊上,然后走廊上那道厚重的门关上了。走廊又恢复了安静。
我瞪着眼睛到了4点,老家的人说到了3点、4点就好了,之前看的那些小说里也写道,鸡叫之后也就不害怕了。所以,4点后,我内心安静地睡着了,直到6点,护士小姐姐开始新一天的查房。
第四类人:陪护。
疫情期间,医院禁止探视、每位病人只能一名陪护。大抵病人的家属们都是忙的,所以,大部分病人所请的都是医院商务中心的陪护。
陪护的年龄大约50岁左右,一般都是67,68、69年所生,考了陪护证,老家退休后来深圳发挥他们的余热。为了孩子上学、为了家庭的其他人……总之有很多无奈和心酸的故事。未完待续,感觉有点累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