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敦煌研学敦煌
敦煌写卷中的考试题长啥样?看看这道模拟题

敦煌写卷中的考试题长啥样?看看这道模拟题

作者: b4c9704b04cf | 来源:发表于2019-06-26 08:24 被阅读0次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这是唐人朱庆余脍炙人口的作品,一般人会以为这是一首歌咏新婚的诗。事实上,他的题目是《近试上张水部》,诗的旨意盖借着新娘新婚隔天要拜见公婆,那种忐忑不安的心情来表达即将面临考试的士子心情。新娘子不知自己的化妆打扮样式与浓淡是否合乎公婆的心意,同考生所写的诗文是否能投主考官的喜好情境相似。可见既期待又怕受伤害的得失心理,是大多数人共有的。

自古以来,学生读书离不开考试,只要有稳定的考试制度与形式,那么考生为迎接考试,总会积极用心地做好考前准备,模拟考试自然是应考者重要的练习。

古代科举考试录取名额少,考生人数多,竞争当然激烈。因此,考生在考前总会设法猜测考题,夜以继日地勤奋练习,以便应考顺利。此外,也由于命题范围广,所以,一般考生大都以历届考题来练习作答,或者参考历届试题,拟出若干类似或内容相近的题目进行练习。不论中原士子或边陲考生,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古今中外可说都是一样的。

| 国图藏 BD14491“问对二十六条”

北京图书馆馆藏的敦煌文献,特别是《敦煌劫余录》以后陆续新获的写卷,其中有一卷拟题为“唐人问对二十六条”的残卷,这是一件有关唐代科举考试的资料,由于唐代科举变迁,各类考试资料传世虽多,像清代徐松的《登科记考》具有相当详细的记载;但多半是详于进士而略于明经,而且又多保存“问”的部分,也就是“笔文”试题,很少见到“对”的部分,也就是“作答”的部分;特别是有关学子习作的数据与准备考试的仿真试题,更是多付阙如。

至于问对形式与文体如何,以下就完整者举一个例子细加说明,以见一斑。例如第六道,标题作“问豪富”,而仿真试题则是:

问:韩魏已来,人多侈竞,相嘲夸调,各尚资财,虽有其言,未睹其事,子之强识,并是何人。

“问”是起问辞,标识以下为题目。“韩魏已来,人多侈竞,相嘲夸调,各尚资财”是引导问题的导问辞,“虽有其言,未睹其事”为问题,“子之强识,并是何人”则是促对语。

这里的“韩魏”,指春秋时晋国的韩氏、魏氏两家大臣,后又共同分晋立国而为诸侯,后代多用来称富贵之家。问题的大意是:从春秋时代晋国的韩魏以来,人们多竞相以奢侈为尚,相互夸耀嘲笑,崇尚资财。这种情况,虽然时有所闻,历史上有何具体人物与事实,请博闻强记的你,指出究竟有哪些?试题后,紧接着便是仿真的答题:

某对:某闻色声世界,富诞为先;豪贵矜夸,故其然矣。至如石崇锦鄣,五十里以霞生;吉甫粥枪,卅(三十)里而雷沸。况乎汉称金屋,周曰璧台,岂止羊琇娇豪,家然兽炭;前王孙傲岸,室累千金而已。谨对。

“某对”为起对辞,“某闻”为承对词,标识以下为考生的答案内容;“谨对”为终对词,标识在此之前为考生的答案。全文以四六骈体作答。大意为:声色有形的花花世界,富贵荒诞,夸耀权贵也就如此了。至于像晋代的石崇用锦制屏幕来遮蔽风尘,长达五十里,仿佛彩霞一般的壮观;周朝尹吉甫大富,鼎釜煮粥声闻三十里,沸腾之声宛如雷声。更何况汉武帝称金屋藏娇,周穆王有重璧之台。岂止像羊琇娇贵豪侈,家用小屑炭做成兽形来温酒;前王孙也态度高傲,屋室堆砌尽是黄金千两为墙壁而已。

| 俄藏 Дх03901

就形式而论,这些命题都是以“问”作为开始,作答则以“某对:某闻”为开头,最后以“谨对”作结束,属于标准策问的“问对”形式。其所问的题目,大概约三四十字,而对答也不长,大抵七八十字。就其所问的内容而论,均非关经义,亦非属方略,明显是所谓“时务策”。 又各“问对”前均立有标题,可见盖为士子准备考试所用之参考读本。

为了科举考试的顺利成功,有心人士不免会因应考试形式编纂有利学习的教材。敦煌藏经洞所保存的文献中,我们看到还有一种名为《兔园策府》的写本,它是唐代民间蒙学习文的主要读物之一。这本书也简称作《兔园策》,因为“册”、“策”通用,所以又作《兔园册》。后世一般以为是三家村老学究用来作为田夫牧子诵习的教材,并非高文典册,可是因为当时极为盛行,所以后代乃习惯以“兔园册”一词来泛指浅近的书籍。

| 法藏 P.2573《兔园策府》

令人振奋的是敦煌莫高窟藏经洞中,竟然发现有4件《兔园策府》的写本,分别是:S.614、S.1086、S.1722、P.2573。其中S.1722与P.2573为白文本,纸张、字迹相同,内容相衔接,正好可缀合;S.614 也是白文本,S.1086则有双行夹注。

后世之所以不传,主要原因恐怕是《兔园策府》旨在应付策试,所以当策试形式一旦遭到变革,自然会因应时代需求而另撰新编,旧有读物也就遭到淘汰。犹如现今的考前大补贴与参考书一般,只要某些科目废考,或考试形式改变,则原编的参考书也就失去参考价值,而被束之高阁。

文章来源:敦煌书坊,摘编自《开蒙养正——敦煌的学校教育》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敦煌写卷中的考试题长啥样?看看这道模拟题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khqc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