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剖黑洞

作者: 云力太心 | 来源:发表于2016-08-16 09:31 被阅读73次

    解剖黑洞

    黑洞概念的缘起

    1783年,剑桥学监约翰o米歇尔提出一个论点:如果一颗恒星的质量足够大,其引力将会使其发出的光线还没到达远处即被吸回来,并且,虽然这样的恒星不可见,其引力依然可以作用于其他物体,从而可以观测到。但此时尚未有“黑洞”概念提出。

    1968年,美国物理学家约翰o惠勒在论文《我们的宇宙,已知的和未知的》中首次使用了“黑洞”这个名词,用来表示恒星演化的一种结局,密度极大,引力强到光都不能逃逸。

    然而,实际上在此之前,围绕黑洞的研究早已展开了,恒星演化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内容。

    恒星的演化

    起初,恒星就是一团巨大的氢气,这些氢气是如此之浩瀚,以致于彼此吸引的力量将它们紧紧束缚成一团,氢原子彼此碰撞,不确定性导致的势垒穿透使得氢原子核发生聚变反应,形成氦核,同时释放出光和热。这些热让原子核有足够的能量对抗引力的压迫,达到平衡时,恒星可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保持稳定。

    然而恒星所燃烧的氢气终究有耗尽的时候,它将变冷,平衡打破,它因自身的引力而坍塌,氢原子的活动被限制在更小的空间内,此后,另外一种力将出现,再次对抗引力的压迫,这就是不相容原理排斥力。根据量子力学的泡利不相容原理,粒子靠地越近,速度差异越大,于是这些相互挤压的原子获取了可以抗衡引力的速度,从而再次达到平衡。然而,根据相对论,这速度不可能超越光速,因而引力仍有可能大到连不相容原理排斥力都无法抗衡。1931年,印度裔美国科学家强德拉塞卡计算出,当一颗冷恒星超过1.4倍太阳质量时[2],电子之间的不相容原理排斥力将无法抗衡自身的引力,这被称为强德拉塞卡极限。

    依靠电子之间不相容排斥力而达到平衡的恒星,就是白矮星。1932年发现中子后,1939年,美国物理学家奥本海默(原子弹之父)和沃尔科夫提出了中子星的概念,它依靠中子(和质子)之间的不相容排斥力而达到平衡,质量不超过太阳的3.2倍[2],此质量称为奥本海默-沃尔科夫极限。那么此时电子到哪里去了?原来,由于原子间的挤压是如此之难以承受,电子与质子结合生成了中子(还有中微子)!中子星外部包围着等离子体,在强磁场作用下,形成磁极方向的剧烈辐射。而由于磁极与自转轴不重合,在中子星快速旋转时,磁极的辐射向灯塔一样扫过天空,呈现周期性的明暗变化,因此又叫脉冲星。

    当中子之间的不相容排斥力也无法对抗引力的压迫时,将继续坍塌,半径越加缩小。实际上,在恒星坍塌过程中,尽管它的半径在缩小,但它的总质量不变,因此它的引力可以看作是球心处一点发出的,在到球心距离不变的地方,物体受到的引力并无不同,它并不会因恒星的坍塌而被吸附。然而,自恒星表面发出的光就不同了,随着表面越来越靠近球心,表面的引力也将越来越强大,空间将在此处急剧地弯曲,以致于光线无法逃逸,这时,黑洞就诞生了。

    史瓦西半径

    广义相对论提出后,1916年,德国天体物理学家卡尔o史瓦西找到一个广义相对论方程的特解:一个球形、非旋转的能束缚光线的恒星,它的半径不能超过Rg

    Rg=2.96*m/m_sun

    这个半径被称作史瓦西半径,它确定了黑洞的一个特殊边界——视界。由此可见,史瓦西半径(即视界半径)和恒星的质量m成正比。视界这个词汇非常有魅力,任何物体向黑洞深处坠落时,它穿越视界的那一瞬间将永远停留在视界上,而之后的一切都无从显露——视界的内部被时间抛弃了。值得说明的是,在此虽然以史瓦西半径作为黑洞大小的量度,但黑洞本身有可能远小于史瓦西半径。

    1963年,新西兰物理学家罗伊o克尔找到了广义相对论方程的另一组解,可以描述匀速转动的恒星,其视界是一个赤道鼓起的椭球,视界尺度仅由其质量和转速决定。当恒星转速为零时,视界就退化成史瓦西半径规定的球面。

    1973年,英国科学家大卫o罗宾逊最终证明了这样的假想:任何黑洞都必须是一个稳定的,能够旋转但不能博动的星体,它的大小只取决于其质量和转速,而与它坍塌之前的其他特征无关。这概念曾被简述为:黑洞无毛。这意味着,黑洞在坍塌之前的海量信息,全部丢失了,只剩下了质量和转速。

    霍金辐射

    1970年,霍金发现黑洞的视界面积具有类似熵的性质:一、视界面积随时间的推移只能单调增加(黑洞的质量只能增加,根据史瓦西半径公式,视界面积也单调增加);二、黑洞和的视界面积大于黑洞视界面积的和(同样由史瓦西半径公式得证)。而熵是描述系统无序程度的物理量,热力学第二定律这样描述它:一、一个孤立系统的熵总是增加的;二、两个孤立系统和的熵大于各自熵的和。

    霍金推测,黑洞的视界面积就是黑洞的熵,或者,黑洞至少应该具有熵。进一步,有熵就应该有温度,有温度就应该有辐射,那么就得出这样看似矛盾的结论:黑洞也产生辐射!

    为了不违反热力学第二定律,黑洞必须有所辐射,这就在本质上背离了视界的定义,因而,视界面积绝不可能等效于黑洞的熵。1973年,霍金研究了视界处空间的量子涨落,揭开了黑洞的辐射机理。

    原来,根据量子力学的测不准原理,场量及其变化率不可能同时测得很准,于是,即使是空无一物的真空,电磁场不可能既有零场量又有零变化率,于是出现了量子涨落:具有正能量和负能量的量子同时创生,相互分离,然后相聚,同时湮灭。负的能量是怎么回事呢?以电子为例,一个电子可以具有正的能量——动能,然而根据测不准原理,电子也可以具有负的能量:当电子动能的不确定变化范围大于其动能本身时,在一定的几率下,动能变成了负值!尽管这看起来不可思议,却是真实存在的,也是势垒穿透效应发生的直接原因。

    量子涨落所产生的量子对可以是实光子-虚光子对,分别带有正能量、负能量,但没有静止质量。类似的机理也可以产生具有质量的电子-反电子对等。对于一个具有质量的粒子而言,能量既可以是动能,也可以是势能,在此只考虑势能。一般情形,电子具有正的势能,而反电子具有负的势能。但当一个电子-反电子对出现在视界上的时候, 由于黑洞的引力是如此之强,电子的势能如此之低,以致于电子一出现便具有负的势能,反电子一出现便具有正的势能。两者固然可以互相湮灭,但也可以一道落入视界而无须湮灭,更有这样的可能存在:具有负势能的电子落入视界,而具有正势能的反电子得以向视界之外逃出生天。于是,在远方的观察者看来,似乎是黑洞吐出了一个反电子。

    这就是霍金辐射。一切皆因量子力学的不确定性。

    霍金辐射不违反质能守恒定律,黑洞吐出带有正能量的粒子,同时自身质量亏损。由此,视界面积也缩小(并非如最初设想的那样,只能单调增加)。黑洞自身的熵减少了,但又小于霍金辐射的熵,因此,就黑洞及其辐射而言,熵始终增加,没有违反热力学第二定律。至于霍金辐射是否包含了信息呢?霍金最初认为物质一经黑洞吞噬,海量信息顷刻无存,只剩有质量。但是在2004年,霍金修正了这一理论,他认为黑洞最终会以某种形式将物质的信息释放出来。详见:《霍金:关于黑洞我可能弄错了》

    黑洞蒸发

    因了霍金辐射的存在,黑洞必然是在缓慢的蒸发着的。这种蒸发可视为黑洞和空间的相互作用,它不断地从空间的量子涨落中损失质量,这是一种由引力而起、引力却也无法抗衡的自然减损。

    霍金还推导出非旋转黑洞的温度:

    T = h*c^3/16/k/π^3/G/m

    黑洞的温度决定了它在宇宙背景下是吸热还是放热,因为宇宙背景辐射相当于一个2.7K的黑体,如果黑洞温度低于此,就足以通过宇宙背景辐射来补偿它的蒸发;但如果黑洞温度高于此,蒸发导致质量减小,从上式可见温度是与质量成反比的,所以黑洞的温度将会升高,这一趋势将最终导致黑洞迅速蒸发殆尽,最后一瞬更是耀眼的爆发。

    黑洞的寿命,即它蒸发殆尽所消耗的时间,正比于质量的三次方。太阳质量的黑洞寿命达1064年,十亿吨级黑洞的寿命与宇宙年龄相当,而一千吨级黑洞的寿命仅有1秒。在1秒内蒸发一千吨质量,这令人类的核武器暗然失色。

    霍金因而推断,宇宙开辟之初,可能有质量较小的“太初黑洞”诞生,无数的太初黑洞早已在漫长的岁月中蒸发殆尽。时至今日,十亿吨级的太初黑洞应该(霍金非常希望能通过观测确认其存在)正处在耀眼的蒸发旺季,喷射出强烈的X射线和γ射线,全然不符“黑洞”之名。

    光线掠过黑洞视界的弯曲

    根据广义相对论,光线会在引力场中弯曲,因而,极远处恒星发出的光线,在掠过太阳表面时,将会沿一条折弯的路径抵达地球上的观察者,造成恒星偏离其本来位置的假象。根据爱因斯坦的计算,偏离角度大约为1.7''。具体的偏离角度ε计算公式,在经过重重近似之后,是这样的:

    ε = 4*G*M/c^2/R

    但是我用现在可以查到的数据计算,却有1.84602''之多。我估计这大概是由于爱因斯坦的公式更加精确吧。该公式涉及的物理常数如下:

    G = 6.67259 ×10-11 Nm2/kg2

    c = 2.99792458 ×108 m/s

    M⊙ = 1.989 ×1030 kg

    R⊙ = 6.5999 ×108 m

    假定该近似公式对于黑洞也是成立的,因为可以想象的最小黑洞质量仅为3.2M⊙,但是,在更靠近黑洞中心的地方用这个公式,可能带来较大的误差。根据史瓦西黑洞半径公式,以及上面计算光线偏离角度的公式,在光线掠过黑洞视界时,路径折弯的角度将由下式计算:

    ε = 4*G*M/c2/Rg = 2 = 114.6°

    这个角度并不能为光线不能逃逸作任何支持性的解释,它仅仅意味着光线被吸附在视界上并行进了114.6°的圆周。如果公式更精确的话,是否应该得出 2π(360°)的结果呢?

    [1] 霍金,时间简史

    [2] 刘学富,基础天文学

    本文写于2006年11月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解剖黑洞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kkps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