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的变化日新月异,楼房越盖越多,农田越来越少,逐渐扩张的村寨压缩了彼此间的距离。小时候天真地跟邻村小伙伴说,如果咱们是一个村的多好哇!现在确实方圆三里就多达十个村寨,却也已过了孩时那个年纪,而现在的孩子呢只顾着和手机做朋友,他们不烤红薯,也不和土猫土狗做游戏。
之前村民集资铺就的碎石路变成了国家统一筑成的水泥路,路上的行人、自行车、摩托车、电瓶车都摇身一变,变成或四轮或三轮的“蒙面大侠”,从前的见面打招呼也不时兴了,都变成了鸣笛和闪灯。
独栋小楼村里的老房子还保留着,不过大多沿着水泥路新建了楼房(如图独栋小楼),之后便把老房子里尚能发挥用处的物什转移过来,再重新置办些家具,新的生活也就从此展开。
自高中开始,田地带来的收益已经不足以吸引年轻力壮的村民在家务农了,况且虫灾、丰收季节雨水连绵等状况时有发生,因此外出人口数一度呈井喷式增长。
目前除了春节,村子里只有六十岁以上老人和十六岁以下的孩子,新房子孤零零地亮着几盏灯,远远地也看不真切,只觉得和农田上方的黑夜无异,同样静寂,同样空旷。
新楼集群不过是十二个月,一转眼异乡客返乡,我们又在村头巷尾见面了。
“诶?是……二狗子么?”挠着头小心地抛出去问话,有点忐忑,还有点不好意思。
“是哩是哩,多少年没见了啊,都认不出来你了呢!”对面的黑皮青年红着脸笑滋滋地应道。
“哈哈哈~咱早些时候一个胡同哩,想起来不?”
“噢噢,那谁妹妹可对?”青年激动得两眼发亮,唾沫星子喷在嘴唇上发着光。
“那我叫啥?”旋即打个趣儿,反正也没别的事儿赶着。
只要在村里转悠,指定是要受这番口舌之苦的,不是认不得,就是苦恼不记得辈分,再不就是捡“还有几年书读”、“工作落实没”、“准备相亲否”这些问题瞎摆活。
好啦,现在让我们进到村子里。通常老房子聚集区被称为村里,这里土路和砖瓦房是标配。
老房子区—侧面拍摄我还是很怀念老房子的。小时候感觉它们很高大宽敞,现在却显得破旧晦暗不堪,倒也是,人长大了,房子也像老人那般上了年纪。
小学学堂离村儿近,放学后一路打闹回来,回到家脑门儿倒也汗涔涔的。春天风不再凉的时候,便扯两条板凳在堂屋前的走廊写起作业来,风一吹舒畅极了。有时写完了天还亮着,见晚饭还没收拾利索,索性大声背起语文课文来。
和邻居的院子只是一墙之隔的,许是那家的嫂子听我读得用功,便噼里啪啦地数落起孩子来,我妈便教我小声儿读,笑着说指不定已经被这帮孩子记恨了呢,我捂着嘴笑,却也开始用气声读书了。
红砖灰瓦乡村的夏天有什么呢?
晒化了的柏油路、刚汲上来的井水、冰棍与西瓜、逃不掉的薅草活动和暑假作业的附加题。
那时候的喜怒哀乐又是什么呢?
三好学生奖状、被破坏的“作品”、做不完的作业和吃到嘴的零食。
不谈秋天可以吗?因为九月初是报到的日子,这对差等生来说毕竟不是那么有趣。
薄雪未融裹着军大衣,穿上加绒棉裤,再蹬上大头棉鞋,这才算有了走街串巷的勇气,造型上也算是对中部这渗入骨髓的寒呐表示一下尊重。
最近接连下了两场小雪,天也沉住气不放晴,即便是些微薄雪也终是保存了下来,想着一年一年地变,也猜不准村子能变出个什么样子,便携着手机趁还有点孩时影子,通通给它记录一通,也免得以后捶胸顿足、后悔不迭。
上学路上必经的河冬天天黑得快,五点左右村子就罩上了一抹阴影,风也愈冷愈紧了。
放学回家照例是要写作业的,可是不比其他三个季节,没有空调和暖气的室内冷得空气仿佛都凝止,人也难免是要拿出非一般的勇气去做作业的。
二三年级的语文、数学教师都是女的,很严厉,还很喜欢布置特别多的作业,再加上我做作业磨叽,脑瓜子也不够灵活,所以写到九点多是常有的事儿,起初我急得直哭我哥还会帮我写,后来习惯了也不再理我。有时候实在困了,我妈便让我去睡,我哭着叮嘱她第二天一定早些喊我起来写。
回忆起那些双手冻得通红的日子,总觉得分外苦逼,那时候是看不见青壮年的儿女情长和为人父母的不堪重负的,只想着快点儿长大,长大后就没有作业了。
明天,又要打包行囊再出发,明明已经不再依赖这个曾经生养生息的地方,却还是有点放不下的,与它之间的纽带似乎早已断开,我淡淡地凝视它,它也回以浅浅地微笑。
屋后的晚霞心之一隅,是我的村庄。
惦念着它的,是我,离开它的,也是我。
不远不近的,是它,迎来送往的,也是它。
我的村庄,在心之一隅。
网友评论